科技助力 中國深海考古探更深

  中國水下考古自1987年開始至今已發展30餘年,前30年,中國水下考古工作範圍基本局限於近海淺水區域,面對平均深度1,200餘米、面積逾20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只能望洋興嘆。2018年,中國水下考古開始實現零的突破,向深海挺進,而這一切得益於中國「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得到突破性發展。如今,「深海勇士」助力中國實現世界級深海考古重大發現,成為中國科技力和文化力「雙力」融合的註腳。

  深海蘊藏着地球上遠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深海進入、探測、開發方面的關鍵技術要靠自主研發。曾幾何時,有外國職業尋寶人在南海打撈中國沉船,攫取財富。而1987年中國發現「南海一號」時,因為技術和資金問題,考古學家選擇了沉默,不敢對外發布消息,只能採取保護措施。

  如今,隨着中國深海探測技術的進步,中國載人潛水器研發捷報頻傳。2012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到7,062米;2017年,國產化率達90%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海試;2020年,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進行了萬米級海試。

  而這些都將成為中國深海考古的重要利器,助力中國深海考古走得更遠,探得更深。相信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只是一個開始,隨着中國深海考古的常態化進行,中國將對世界宣布更多更重要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