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引入搬運機器人 生產力提高300%

  圖:(左)麥榮軒表示,公司倉庫引入「自主移動機器人」後,生產力顯著提高300%。  圖:(右)機器人可以將整個貨架送到工人面前,減少人力及人手成本,工人也減少了勞損。
  圖:(左)麥榮軒表示,公司倉庫引入「自主移動機器人」後,生產力顯著提高300%。  圖:(右)機器人可以將整個貨架送到工人面前,減少人力及人手成本,工人也減少了勞損。


  全球物流業發展迅速,但傳統的倉庫物流搬運,工人要來回貨架做「搬搬抬抬」的工作。隨着科技進步,各地物流業皆朝向智慧物流方向發展,包括自動化、數碼化及智能化。有物流公司引入自動化機械人,把整個貨架運送到工人面前,減少人手成本;經過了半年適應期,生產力顯著提高了300%。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文) 黃洋港(圖)

  物流供應商「雷諾斯香港」(Rhenus Logistics Hong Kong)於2002年成立,提供空運、海運和陸運服務,目前在本港設有一個辦公室及兩個倉庫。為配合數碼化發展,早前申請政府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獲得100萬元資助,再自行斥資300萬元引入10部「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系統,於元朗科技中心的倉庫內應用。

  輸入指令 自動按路線搬運貨架

  「自主移動機器人」外形像一部移動平板,載重力達一噸,輸入程式指令後,可自動走向貨架,按指定路線把貨架運往分派點。

  「以前是工人跑到貨架執貨,當品種太多時,路徑加起來很長。採用AMR後,變成貨架跑去人,效率提升300%;從職業安全的角度,工人也減少了勞損。」雷諾斯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地區(倉儲方案及配送)董事總經理麥榮軒強調,引入自動化機器人屬全球物流業的大趨勢,出發點並非以機器取代人,現時倉庫工人的起薪點一般13000至15000元,新人不願入行,行業面對從業員老化,引入機器人可以解決人手不足,提升工作效率,達至雙贏。

  政府為協助物流業界升級轉型,2020年10月推出總值三億元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提供秘書處服務,為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每間提供上限100萬元資助,並於今年一月起把每項申請的資助比例由1:1提高至2:1,鼓勵物流業透過科技應用提升效率及生產力。

  業界倡加強宣傳「資助先導計劃」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先導計劃」推出至今共收到268宗申請,68%是來自中小企,51%(138宗)申請資助購買X光檢查設備或爆炸物痕量探測設備(ETD),27%(127宗)申請資助購買物流科技應用,另有3宗是兩者皆有,由申請至獲批出資助,主要視乎收到的資料是否完整和清晰等。

  有物流業界人士表示,不少行內人誤解「先導計劃」只限資助購買X光機,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宣傳;而資助金額上限只有100萬元,但部分中小企業流動資金有限,期望政府可以調高資金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