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小鳥天堂 新會陳皮飄香
全球都在吹旅遊熱,大灣區又點會冷淡,五一前後出入境口岸都是人頭湧湧,大灣區內一些城鎮都在着力推動旅遊產業,特別針對港澳遊客,而江門市政府及新會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藉着第十屆新崖門古兜水蟹美食節向港澳旅遊業界代表推介新會的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景點和特色食品。當中有梁啟超故居,巴金筆下的小鳥天堂、陳皮村、京梅蔡李佛功夫僑村等周邊景點串線,值得向忽略了僑鄉魅力的人介紹分享。
採、攝︰焯羚 雨文
新會歷史豐厚,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無論是古代和現代都有不少名人,是梁啟超故居、巴金筆下小鳥天堂的原生地,陳皮村、京梅村的蔡李佛功夫僑村可讓來自香港的遊客很暢順遊覽。內地教科書有篇巴金作品《小鳥天堂》就是寫新會環城天馬村前的一座小島的一片紅樹林區的鷺鳥棲息處,如今開發了可坐觀光船遊覽親身接近小鳥天堂。
小鳥天堂人鳥和諧共處
小鳥天堂是新會市新八景之一,亦是新會的生態旅遊景點,是我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1618年始,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生息,形成枝葉覆蓋15畝河道、樹上棲息2萬多鷺鳥,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的一道天然美麗風景線,鳥多了,人們便把這泥墩叫作「雀墩」。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遊覽此地後發表了一篇散文《鳥的天堂》,並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使之名揚中國。從此,雀墩便改稱為「小鳥天堂」。小鳥天堂有三大自然奇觀: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自然奇觀出現在人口稠密區,這個現象不能不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典範。
讓世界愛上新會陳皮
以往遊客來到新會肯定是買陳皮和食陳皮宴,如今遠遠超出你想像,新會人把新會陳皮打造成名片,成功造就出「陳皮文化產業」,以「讓世界愛上新會陳皮」為使命。除了告訴你陳皮醫藥、養生用途,還教導如何分辨好壞、儲存、評鑑其價值的知識。
新會陳皮村是以新會陳皮為核心,以「一村」打造「雙板塊」,產業共享、標準倉儲交易兩大板塊,陳皮村生產、加工和食用新會陳皮的歷史久遠,家家戶戶把新會陳皮曬在地上,掛在灶尾,放入湯裏提香,加進菜裏提鮮,生活點滴都縈繞着新會陳皮的芬芳,「八九兩月香蕉熟,十月吃柑曬陳皮」反映的正是新會人對新會陳皮的特殊情感。當地十月盛產的大紅柑是曬製陳皮的主要果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也是日常煮餸煲湯的食材。目前超過200家陳皮經營戶和品牌廠商進駐,園區年均接待訪客達200萬人次,「買陳皮、買柑茶,就到陳皮村!」
「陳皮村」是免費進入,但村內有一個「陳皮文化體驗館」則需購票。新會陳皮其貌不揚,但它獨特的香氣卻讓人一聞難忘。陳皮村抓住這一縷香氣,打造出全國首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多媒體展館——陳皮文化體驗館。滿天星光的竹光隧道,3.8米×26米亞洲最大智能玻璃屏幕,農家後院般的陳皮飄香區……讓人通過嗅覺、觸覺、視覺、聽覺、味覺,五感立體式感受新會陳皮文化。
陳皮小鎮打造生態產業鏈
新會陳皮產業小鎮傾心傾力打造完整的陳皮生態產業鏈,是一家全面展示陳皮生活的產業服務綜合體。泓達堂陳皮茶業創始人廖長亮從2003年開始涉足新會陳皮產業,2010年着手源頭布局,秉承求實守真的企業價值觀,憑藉標準規範的生產管理,成為新會本土陳皮產業領軍品牌,打造出涵蓋生態種植、生產、研發、倉儲、銷售、陳皮文化推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其公司擁有生態柑園和有機種植基地,自有生曬光棚,倉儲規模近50,000m2,標準化的生產配套,更將陳皮變成投資保值的一種,被稱為「新會陳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