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內銀微降存息 股市添動力\倪相仁

  美聯儲最新的議息會議,一如預期加息25個點子,這很可能是今次加息周期的最後一次加息,也意味着接近14個月的激進政策將告一段落。對於港股市場,這本來是好消息,但放在當今全球政經秩序「裂變」的大背景下,這是不是真的好消息,要打一個問號。

  以歐美資金為主的外資,過去一直是決定港股市場升跌的主要力量,但隨着中美關係的大倒退,歐美資金只出不進,即使去年底今年初的一波大反彈,事後也證明只是對沖基金的短線操作,外資正逐漸變成了港股上升的負能量。看看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市場的表現,政治正確已取代估值標準,成為外資最重要的取捨因素。港股的低估值,已不再是吸引外資重新流入的主要因素。

  在上述趨勢下,港股市場已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外資倉位較重的股份(互聯網龍頭、生物醫藥)有反彈無升幅;中資倉位較重的央企,愈升愈有、由點及面,走出了「中特估」結構性牛市。

  去年底中證監首提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時,相信沒有多少人當回事,但發現到現在,似乎趨勢已成。中特估行情,可以說是多種因素共力下的結果,開始是政策導向:數字經濟、國資委鏈長發展策略,然後是基本面配合,包括建築行業一季度的高景氣、保險業NBV(新業務價值)轉正等等。跟基本面相比,筆者更傾向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股市本來就是好消息壞消息碰碰撞撞、人心浮動,最終演繹成什麼樣,需要主客觀因素一步步配合,最後形成合力。

  上周四是美聯儲宣布可能是最後一次加息後的首個交易日,市場中升幅較多的不是科技巨頭,反而是中字頭央企。其中,三桶油完全不理會國際原油市場大跌,開市直接高走,接着是幾家高股息的內銀內險股大漲。有市場中人猜測,買入內銀、內險的資金不會是私募,也肯定不是外資,可能性比較大的是內地保險資金或者養老金,其背後理念是做高股息資產的長期配置,因為內地場外的存款利率不斷下降。

  位於天津的渤海銀行,上周五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活期由0.35%調整為0.25%;一年期下調10個基點至1.85%;三年期下調30個基點至2.95%。內銀四大行年息率均在7%以上,回報率比存銀行高的多。而事實上內地監管當局有意降低銀行存款利率,希望把存款趕出去投資和消費,以提振內需市場。截至4月底,內地銀行存戶存款超過10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底上漲了7.5%。如果有20%跑出來,就是20萬億元,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回到市場,美聯儲上周四宣布加息後,美股走了一波三連跌,一方面是消化獲利盤,另一方面則是本身中小銀行不斷出事。至於港股,則是相反走勢,出現兩連升。上升原因有二,一是恒指科技指數2月以來一直下跌,早已抹去今年以來升幅,跟納斯達克指數身處年內高位完全不同;二是受益A股的上升,相關H股產生聯通效應。不過,成交量未能大幅回升,只有千億港元左右,顯示大市整體的觀望氣氛未有改善,上升動力成疑。

  外圍流動性方面,儘管減息預期帶來風險偏好上升,但美中小銀行危機持續,美國政府的債務也快到上限,這為市場帶來困撓。內地復常方面,剛公布的五一黃金周數據雖然火爆,但製造業數據不層人意,復常料繼續呈現結構性分化:好的很好,弱的更弱,一如當下的港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