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工藝青黃不接 師傅願傳授島外人
59歲的李智偉師傅兒時曾當「色芯」,年輕時則跟老師傅學習製作飄色,至今已為街坊會製作飄色30年。他表示,其團隊最年輕的師傅已40餘歲,由於每年製作飄色「困身」,要犧牲休息時間和假日活動,而年輕一代忙於工作搵食,鮮有人願學習這門工藝,「我的兒子也不會承傳。」為免長洲的飄色製作失傳,亦已放寬入行門檻,不再堅持只傳授這門手藝予長洲島民,島外人士只要有興趣,無任歡迎,傾囊相授。
兒時曾當「色芯」 年輕拜師學藝
飄色源於廣東省番禺沙灣鎮,其後流傳到長洲,至今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已有百年歷史,代代相傳。在長洲長大的李智偉與飄色有不解之緣,做過「色芯」,年輕時開始學習這門手藝,「廿幾歲開始已投入製作飄色,跟師傅學,至今做咗超過30年。」
太平清醮世世代代刻在長洲居民的基因裏,每年凝聚島上村民同心合力籌備巡遊,但近年隨着島上年輕居民遷離外出打工,加上飄色老師傅逐一退休,飄色工藝瀕臨青黃不接。李智偉的團隊成員平均年齡五六十歲,40餘歲的黃師傅是最年輕的成員,他說:「父親以往也是製作飄色的師傅,自小耳濡目染,有幫手製作,因此如今已成為團隊一員。」
籌備「困身」 後生仔難抽空學
不過,李智偉表示像黃師傅這樣繼承父業的例子只有「一個半個」。他解釋,很多飄色師傅本身居於長洲,在島上有正職,工餘時間製作飄色較為方便,「但年輕一代不少在島外上班,每日放工返回長洲也十分疲累,難以抽空跟師傅學做飄色,好似我個仔都唔學,應該冇時間學,喺香港島做嘢,返到長洲晚上八九點食埋飯,要休息啦,第二朝又返工,假期就家庭樂啦,有幾可佢花時間同你搞!」
飄色雖然一年只上演一次,但卻相當「困身」。李智偉表示:「疫情前,通常正月後就開始籌備太平清醮,慢慢構思今年辦乜嘢題材,而團隊成員放工後先可以坐埋一齊喺度諗,定咗主題就分工,有啲負責去設計,有啲負責道具,因為飄色架係一條空鐵,點樣遮蔽條鐵呢?要搵啲煲煲罉罉或者枱枱櫈櫈等配套擺住落去,另外有啲成員負責服飾,所以好嘥時間,放工同假期要一齊去做。」
他感謝旅遊發展局大力推廣太平清醮活動,並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令飄色薪火相傳下去,他們打破「不外傳」的規定,就算並非長洲島民,有興趣學習製作飄色也絕對歡迎,「但相信能吸引島外人的機會不大,話傳承落去,大家都唔敢寫包單,島外人今日話畀你聽我好有興趣,可能過幾日、過幾年都冇興趣喇,因為太過困身,困到完咗太平清醮出會,唔係話做兩日就可以甩身,起碼要三個月時間。」
不過,他期望最後也有人能承傳這項傳統,「我諗講可能最後有啲人都唔想街坊會出唔到飄色嘅,可能都會挺身而出。好簡單,?家我哋就係挺身而出(製作飄色),冇飄色出,會俾街坊笑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