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大師朱銘 快刀雕刻人生

  「我是用速度來雕塑,不容刻意,不許別人的影子走出來,我追求快刀,豪邁的感覺。」我多年前曾到朱銘的家訪問他,他的話令我畢生難忘:「如果重新來過,我會當生化學家,讓人有對翅膀在天空飛。」以他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的性格,走「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路,我不意外,但他的離去,始終如一口難以下嚥的苦杯,滋味複雜。

  文:潘麗瓊

  台灣雕刻大師朱銘4月22日在台北士林區至善路家中輕生,享壽85歲。

  朱銘個子瘦小,髭白如霜,語帶閩南口音。拿起筆寫完「立」字,好一會才記起「體」字怎麼寫。他一看書就頭痛。不過,他思想玲瓏剔透。問他,雕刻是否愈少刀愈高手?他說:「不,這是技法,不是藝術。」他突然指着我說:「若有智慧的話,就具備藝術家的條件,把不是自己的東西移開,本性才有空間。」他不信天分,不信靈感,只信誠意和毅力。

  藝術家要有自己的思想

  朱銘作品的磅礡氣魄,不是來自冰冷的刀鋒,而是來自溫暖的心靈。如果你以為朱銘刀鋒凌厲,那麼親眼看到朱銘如何雕刻,一定會大感意外。

  在工作室,他撫弄着幾吋平方的小發泡膠,揮動一根發熱線。像切牛油,一削一批。在攻鼻的氣味下,幾分鐘內,太極的模型便誕生了。「我會拿去給鑄銅工人翻個模,跟着做。」他望着失望的我說,「雕太極有心理包袱,因為那是張三豐所創,逃不出太極招式,所以轉造人間系列。」他追求意念的絕對自由,而人生百態最尋常,最沒有「規範」。

  「藝術家的作品,是從生命中流露出來,所以,他要有自己的思想,完整的生活態度。」他早年以雕牛和關公等成名,因為年輕在鄉間, 雞和牛是他生活一部分,閒來則看歌仔戲,歷史人物很自然在腦海中浮現,因身體不好,遵從雕塑師傅楊英風的建議,學太極拳強身。天天練之下,太極雕塑便誕生了。

  他認真地說:「畢加索浸淫在情慾之中『是對的』,因為情慾是他的主題。如果我的主題是情慾,也要娶很多老婆。」他笑說,「畢加索很偉大,但他跟我沒有關係。」所以他一路學雕塑,也一路在丟棄,丟棄別人的影子,騰出空間,讓自己的思想壯大。他也丟老師的影子,丟了李金川後,丟楊英風,然後連自己的也丟,丟民間雕刻,丟太極……這才有空間創新。

  16歲的朱銘,隨媽祖廟雕刻師傅李金川學藝,但朱銘的發問已叫李金川驚訝。「我問他可否參加展覽?李金川師傅答我們這種東西不可以,像黃土水(日治時期雕刻家),在日本參加了帝國美術展覽會。我找畫報來看,找了老半天,都是楊英風(1926-1997)多些。楊英風最紅,最有名。他的東西我根本不懂,我只想要找個最好的老師。」他開始偷偷拍照,什麼水牛、雞、狗,然後照着刻,自己摸索。隨李金川學藝三年後,朱銘經過自立門戶,設館授徒,結婚生子,生意失敗等人生跌宕,惟尋找楊英風的心始終不變。

  「被騙」上台北找名師

  「他的學生根本不理我。直至友人簡瑛舜拍心口說,楊英風?我熟。我帶你去!」朱銘馬上辭工,隨他到台北,簡瑛舜才說他根本不認識楊英風。

  「他騙我,但騙得好!他若說真的,我不敢去。」朱銘帶了媽媽雕像和為太太雕塑的《玩沙的女孩》去敲楊英風的門。「他熱情親切, 把工作放下,泡茶給我們喝,這才是藝術家!」

  朱銘告之,找他好幾年了,連工作也辭掉。楊英風很感動,收他為徒,還給他從「朱川泰」改名為「朱銘」。「他說:『你千萬別學得我太多,怕將來沒有你自己。』他懂的通通教我。但他讓我知道我技術那麼好,為什麼我不是藝術家。藝術是思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