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重塑 四方式誕470議席

委任間選直選比例「442」 民政事務專員任區會主席
為從根本上完善地區治理架構、提高地區治理能力,行政長官李家超昨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包括第七屆區議會總議席為470席,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和地區直選產生,數目比例約為4:4:2,再加27名當然議員;另將為區議會引入資格審查制度;優化區議會的諮詢和服務職能,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體現行政主導;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進行調查等。
李家超昨聯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舉行記者會,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優化職能 從根本完善架構
李家超表示,政府要從根本完善地區治理架構、提高地區治理能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讓所有市民有所得益,也能夠符合市民對區議會工作的期望。是次方案按照三大指導原則,即國家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充分體現行政主導來進行,並作出了兩個主要檢討:一是優化區議會的職能及改革其組成,從制度上撥亂反正,令區議會回復在基本法第九十七條下的定位,作為「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特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這個原有目的;二是從根本完善地區治理架構,在特區政府的中央層面加強統籌力度,提高地區治理能力、增強地區治理效能。
李家超並逐一介紹方案的六大重點:第一,重塑區議會的組成,第七屆區議會議席總數將有470席,與現時第六屆區議會479席相若。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和地區直選產生,數目比例約為4:4:2,另加27名當然議員,讓有志服務地區的人士有多種渠道參與區議會工作。
第二,引入資格審查制度,確保國家安全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讓所有議員,無論循哪一種渠道參選,都須透過資格審查機制確認他們的資格。
第三,重塑區議會的職能,讓區議會重回非政權性諮詢組織的定位,去政治化,並會優化區議會的諮詢和服務職能。首先,區議會主席會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以更好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體現行政主導。區議會將協助政府掌握地區脈搏,令政府能更有效地策劃地區服務;同時亦協助凝聚民心,爭取市民對政府的支持,以及為區內居民提供諮詢和轉介服務。
第四,維持區議員的待遇,讓區議員獲得與現時水平相若的酬金和津貼,以支持區議員履行各項地區工作。
第五,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以確保區議員履行應有的職責,包括對行為表現不符合公眾期望的區議員進行調查,並根據嚴重程度處以合適的處理。
第六,強化地區治理架構,包括成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領導地區治理整體策略、政策和措施;以及將現時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重新定位,改名為「地區治理專組」,統籌和指揮各政策局和部門的地區工作,並取代原有的「地方行政督導委員會」。
李家超強調,是次方案針對香港實際情況而制定,有利於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是一個完善地區治理、以市民可受惠政府施政結果為目的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