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正面/交椅洲人工島諮詢 六成表支持

  交椅洲人工島公眾諮詢3月底完結,發展局透過多個渠道收到約7800份公眾意見,當中約六成表示支持項目,認為有助增加土地供應、完善策略運輸網絡,亦同意建議填海範圍及設計,已考慮環境及工程可行性等相關因素。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會就收集到的意見深化建議,聚焦如何做好項目。項目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展環評工作。

  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提出在中部水域填海建造三個人工島,容納最多55萬人口。發展局去年12月起展開公眾諮詢,收到約7800份公眾意見,當中六成支持、兩成半反對、約一成半沒有明顯立場;研究團隊亦閱覽約180份相關報章專欄及社評,約有110份表明立場,當中約六成表示支持項目,主要認為項目有助提供土地,緩解房屋短缺,為香港經濟及商業發展帶來好處;反對意見則佔約四成,主要關注成本控制、項目對公共財政的影響和經濟效益。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人工島項目填海造地1000公頃,是香港未來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她引述行政長官指出,「香港要追時間、追結果、追前列」,一定要放眼未來,要有充裕土地才可做到政策創新,改善住屋及工作環境的標準,以及引入有競爭力產業,保持香港長遠競爭力。

  政府與六大專業學會組成平台,就人工島的可持續設計及生活社區規劃深入討論。香港測量師學會相信,公眾正面回應對政府推展項目帶來積極及鼓舞作用,亦注意到公眾有就成本控制、填海範圍、三島設計等提出建議。

  香港工程師學會期望相關部門就公眾關注的環節細化建議,深化人工島的發展方案,表示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可以強化與內地、北部都會區及香港島西部之間的戰略聯繫,將為社會帶來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