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完善/投資自己\米 哈
提到投資,大多數人會想到股票或房地產,但最好的投資,其實是投資自己。《人生給的答案》的作者費里斯(Timothy Ferriss)便訪問了一眾成功人士,了解他們投資自己的方法。
以治療師和關係專家艾絲特·佩萊爾(Esther Perel)為例,她花時間和心力學習九種語言,使她能夠與世界各地的人流利交流。在處理複雜與敏感的議題,例如性,佩萊爾總可以找到恰當的措辭,好好駕馭討論,這一切歸因於她在語言學習上的投資。
我們可以投資在能力提升,也可以投資在休息。《哈芬登郵報》的創始人阿里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在二○○七年退下火線,將時間與心力投資在身心健康。她休息了好一段時間,將生活的優先考慮放在健康之上,對她來說,這是讓她未來走得更遠的重要經驗。
另外,我們也可以投資在建立自己的同伴。音樂製作人里克·魯賓(Rick Rubin)和暢銷作家史特勞斯(Neil Strauss)不約而同地發現,運動習慣引導他們建立了一個朋友圈,並從此使他們以積極和興奮的心情持續運動。魯賓提到,在同伴的情感支援下,他成功從人生體重的最高峰減下了一百多磅。
在投資自己的路上,不斷審視和調整自己的定位,也是至關重要。當我們以為「運動」是絕對美善的習慣,企業家傑森·弗里德(Jason Fried)卻指出,「運動」成為了他的藉口。他經常用「健身之後」來為其他不健康的習慣辯解,例如在有健身的日子,他縱容自己飲食不良、睡眠不足。
從如此的自我審視,弗里德重新平衡生活,透過減少運動量,並同時減少壞習慣,來令自己活得更加快樂。這也教我們再一次明白,自我提升的秘訣在於學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此,我們也可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人生障礙。天文學教授珍娜·萊文(Janna Levin)便提出,障礙是邁向幸福生活的一項投資。我們以當下的困難,換取學習和改進的機會,以至未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