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被盜照碌爆 兩道防線失效

  收簽賬短訊報失無法阻交易 卡主慘孭40萬數

  消費者對信用卡的信賴建基於保安制度,包括簽賬額設上限,以防一旦被盜也能將損失「封頂」;而當進行交易時,發卡銀行會傳短訊通知卡主,為消費者提供保障。惟近期一間銀行的多名用戶反映,銀行該兩道「保險線」失靈。有人信用卡被盜,賊人單次簽賬「碌爆」三成仍順利交易,當用戶收到簽賬短訊後致電銀行卻無法阻止過數,更被銀行要求「找數」,有人因此要孭起40萬元卡數。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批評,銀行對信用卡消費監督不足,金管局應敦促完善措施保障消費者。

  民建聯繼上周對信用卡被盜用問題舉行記者會後,昨日再次聯同苦主開記招,揭露信用卡兩道防線失效。苦主之一陳先生於去年8月赴馬來西亞期間,被人偷去5張信用卡,包括兩張滙豐卡、一張花旗、一張安信和一張Aeon。「我剛到酒店,就陸續接到這些銀行的SMS短訊(簽賬通知),知道卡被偷了,並被人碌卡。我即時一間一間銀行打過去報失,滙豐是第一間打的,之後是Citi、安信和Aeon。」

  其中花旗和安信當時已發現交易異常,需要他確認才可進行交易,而滙豐和Aeon均如常進行交易,但Aeon在收到報失通知後,經調查無須他承擔交易費用,只有滙豐堅持要他「埋單」,涉及逾18萬馬幣(約33.3萬港元)。滙豐以當事人未能妥善保管信用卡屬「嚴重疏忽」為由,拒絕豁免盜刷費用,陳先生直言對該行的處理手法十分失望,「我用了該卡25年,從沒這樣消費過,半小時刷30萬港元,銀行竟然一點也不覺得可疑。」

  張先生的情況與陳先生十分類似,分別在於他的信用卡在香港被盜,同樣涉及滙豐銀行。盜卡當晚,騙徒先一筆過碌走30多萬元,期間張未收到任何SMS提示。騙徒之後陸續小額交易約10萬元,他才收到相關短訊,立即要求銀行中止交易,但無補於事,最後更被滙豐追數逾40萬元。

  黎先生情況更慘,於今年1月被人偷走銀包,兩張滙豐卡和兩張中銀信用卡均丟失,其後收到中銀的SMS通知,指系統發現有多宗可疑交易,經核實後確定為非法交易,中止交易避免損失,但滙豐卡已被盜用,簽賬購買超過15萬元的珠寶、海味等奢侈品。黎先生其中一張滙豐信用卡簽賬額為5.8萬元,騙徒單次消費5.3萬元,加上黎當月的消費,該月簽賬額累達7.4萬元,較簽賬上限超出約28%,但仍可成功過數,變相令信貸額形同虛設。

  銀行自行批出交易 條款需調整

  梁熙表示,早前與金管局代表會面,提出不同銀行對「嚴重疏忽」有不同定義的問題,希望銀行有統一、清晰的處理,又建議對超出使用者平常消費模式的大額或頻繁交易,需取得卡主確認才可進行交易。局方承諾會跟進,但暫未有時間表。

  對有苦主的交易超出信貸額仍獲過數,梁熙稱根據銀行相關條款,銀行可視情況自行批出交易而不需要卡主同意,故條款有必要調整,減低市民失卡時出現的風險。本報昨就事件向滙豐銀行查詢,發言人重申該行有既定程序處理信用卡懷疑被盜用個案,一直與相關個案事主保持溝通和積極跟進,尋求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