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今年沙塵天氣為何如此頻繁?

◆4月10日晚間,北京黃沙漫天,中關村附近璀璨夜景秒變「賽博朋克風」。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4月10日晚間,北京黃沙漫天,中關村附近璀璨夜景秒變「賽博朋克風」。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針對今年北方地區沙塵天氣偏多的主要原因及如何根治沙塵天氣的問題,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在11日舉行的中國氣象局「沙塵」主題線上通氣會上表示,今年1到3月份氣溫偏高,且整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導致裸露的地表比較多,容易提供比較充足的沙塵源。此外,今年氣旋活動較多,冷暖空氣的活躍程度比較頻繁,給北方帶來多大風的天氣,這就導致了北方地區沙塵天氣偏多。但從目前資料看,並不意味着中國進入了沙塵天氣活躍周期。他還提到,沙塵不是需要根治的天氣,防沙治沙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

  中國沙塵暴發生頻數呈降低趨勢

  桂海林表示,從近年看,有部分年段的沙塵次數比常年同期略偏高。但從更大的時間尺度去看,從2000年至今,中國的沙塵暴、沙塵天氣次數整體呈現降低趨勢。沙塵的發生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地表植被、積雪、氣溫、降水,最重要的是天氣系統的強度。他說,「天氣系統的強度會有一些年際變化,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我國的沙塵天氣次數有波動。總體來說,從目前資料看,並不意味着我國進入了沙塵天氣活躍周期。」

  治理沙塵暴需國際合作

  桂海林表示,中國的三北防護林對抑制沙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沙塵暴是一個「國際化」的現象,是跨國界的,它不僅僅需要中國的治理,也需要國際合作。「有一些地區的氣候就是這樣,常年降水稀少,不利於植被生長。這樣的地方,配上有大風、氣旋的天氣系統,出現沙塵是必然的,所以說沙塵天氣並不是一個需要根治的天氣。」他補充道,「對於全球生態系統,沙塵天氣還是會有一些有利的地方,會起到調節作用,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