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挺增收 倡巴士票價與利潤掛鈎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成員田北辰贊成巴士公司增加非票務收入以紓緩票價加幅,「港鐵也可在車廂內提供新聞及廣告的視頻,應一視同仁,讓專營巴士公司也可有此安排。」但他認為目前巴士公司的相關收益欠缺透明度,難以監察非票務收入是否「抵消凸」,建議巴士與港鐵一樣採用票價調整與利潤掛鈎的機制,盈利愈多則票價加幅愈少。
贊同效港鐵 開設便利店
港鐵車站目前有便利店等商舖,部分列車車廂亦安裝了電視以提供新聞資訊和廣告。田北辰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贊成專營巴士公司設便利店及在車廂提供視頻廣告資訊等做法,以增加收益,也應與港鐵一視同仁,「港鐵做得,點解巴士唔做得?」
但他認為巴士車身安裝LED燈廣告,可能會干擾到其他駕駛者,影響行車安全,故不贊成有關建議。
在容許巴士公司透過其他途徑增加收入的同時,田北辰認為專營巴士公司的非票務收入欠透明度,外界不知有關利潤的情況,提議巴士公司與港鐵一樣,票價調整與盈利掛鈎。
根據特區政府上月公布的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檢討,新機制下港鐵票價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利潤50億元以下票價加幅要減少0.6%,介乎50億元至100億元則減少0.7%,100億元或以上則減少0.8%。田北辰指出,巴士公司盈利當然不及港鐵,但可按有關機制釐定票價加幅,而非票務收益計算在內,可以增加透明度,收入愈多則扣減幅度愈多。
他直言港鐵的扣減幅度不足,提議巴士採用相同機制時,增加每層扣減的幅度至0.9%及1%,希望港鐵同樣增加扣減的層級,如利潤超過150億元便減少0.9%加幅,超過200億元則減少1%的加幅。
田北辰認為,由於巴士公司並非每年檢討票價,「幾年積埋加一次,加幅當然高」,若每年調整票價可令加幅變得較低,「如果加幅反映通脹情況,相信巿民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