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首個AI食堂試點 烹飪出餐全自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自動烹飪、批量出餐、生鮮現做……近日,在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家科技服務公司的辦公樓茶水間,一間AI食堂正式開業。一台佔地僅2.5平方米的AI智能烹飪機器,就是這個智能移動微食堂。它可以同時烹飪36種及以上的菜品,用餐高峰期可以同時做好200份午餐。智能科技服務民生需求,極大解決了小微企業沒有員工食堂的難題。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該食堂亦獲得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管局發放的廣東省首張智能移動微食堂經營試點備案憑證,填補了新業態食品經營許可辦理的政策空白。
可同時做好200份套餐
這台AI智能烹飪機器取名「盒小午」,身兼廚師和服務員雙重身份,是全國唯一一個能同時實現生鮮現製、自動烹飪、智能控制、批量出餐、無油煙水汽排放的AI食堂,可同時做好200份套餐。員工在微信小程式下單,就可以得到一個取餐碼,由專人根據取餐碼和機器提示,提供一份熱氣騰騰的套餐。
「這實在太方便我們上班族啦!而且它經過政府備案,食品衞生也比較有保障。」廣州博士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職員李銀銀說。
廣州才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才和公司」)總經理李希介紹,配送員在凌晨將生產中心做好的半成品預製菜通過冷鏈配送過來,投入智能烹飪櫃,進行低溫保鮮。設置好出餐時間後,雲端根據菜品烹飪溫度曲線下發指令,智能烹飪設備白天自動啟動烹飪,到點即可完成出餐。
「不單單是半成品預製菜的烹飪由智能烹飪機器替代,半成品預製菜也都是『去廚師化』的全自動生鮮現做。」 李希說。
據悉,「盒小午」由才和公司運營、廣州一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盒科技」)自主研發,後者擁有智能烹飪設備及相關數據系統的各項專利技術,探索將智能技術引入餐飲業形成新型智能烹飪設備模式。
應用場景擬拓展至學校醫院
此前,由於智能餐飲機器這一新興餐飲服務暫無明確對應的食品經營許可規範,智能餐飲機器的合法化運營受阻,才和公司的業務拓展遭遇了瓶頸。為此,當地市場監管局為其提供「一類一策3.0」服務,量身定制備案指南,經安全評估後,向「才和公司」發出了這張全省首張智能移動微食堂經營試點備案憑證。
據了解,目前黃埔區約有15萬家小微企業,其中絕大部分無法自建合規食堂。智能移動微食堂的普及,可以為小微企業降低50%-60%的食堂建設投入成本,以及40%-80%的食堂綜合運營成本。除企業外,智能移動微食堂應用場景還可拓展到學校、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