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點】勿肥了無良者銀包 砸了特區政府招牌

  社署擬於今年第二季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特別計劃」),屆時,香港院舍的內地護工人數將從現時的4,000人增至7,000人。特區政府在解決香港養老院舍勞工緊缺問題應對積極,可謂是用心良苦。然而,個別院舍冒着違法的可能,對內地勞工進行壓榨持續多年,顯示壓榨內地勞工的利潤已遠遠高於他們違法的風險威嚇,也顯示行政部門在日常監管中,存在疏漏。

  在引入內地勞工時,特區政府在制定政策層面,已充分考慮到內地勞工的權益,不僅將香港勞工工資中位數作為起薪標準,更在食宿等方面做出硬性規定,但有院舍和中介公司在兩地信息差之間遊走及鑽空子。

  現在,兩地已迎來良性互動新的高潮時期,不論灣區城市一體化還是香港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破兩地人員與信息流動壁壘已是兩地政府的共識,和積極推動的工作。當然,這種信息流動或人員流動,不應僅包括傳統認知中的高素質人才或資訊,對現時香港正在緊缺的護工等外勞工種和香港招工需求亦應囊括其內,這不僅可解香港勞動力短缺的基本現實,亦可提高內地居民的收入,可謂雙贏舉措。

  因此,在有關事件上,不論內地還是香港的政府部門,都宜更換陳舊固有思想,積極應變和調整,主動溝通,簡化程序,提升效率和人民滿意度,為良政打造充足空間,使良政發揮最大效應。兩地警方應加強合作,就事件所暴露的是否有偽造合約或詐騙等行為進行調查,並及時公布調查結果,監管部門亦應主動作為,設立黑名單,嚴懲擾亂綱紀的單位與個人,而非故步自封,事不關己,為社會蠹蟲營造「舒適區」,使之藉政府政策中飽私囊,吸食底層勞動者的骨血,再將惡劣的社會影響拋給政府,毀壞香港特區政府在內地民眾心中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