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戲】乞丐燒雞有妙法 連皮帶毛再塗泥

◆ 叫化雞有多個起源故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從江南興起。  資料圖片
◆ 叫化雞有多個起源故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從江南興起。 資料圖片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以一道「叫化雞」(粵語稱「叫化」為「乞兒」,故又叫「乞兒雞」)收服了洪七公。小說中,黃蓉是先剔除雞的內臟,「卻不拔毛」,然後「用水和了一團泥裹在雞外」,放在火上直接烤。這做法有點「粗暴」,跟現代「叫化雞」有點不同,而且按目前普遍的說法,叫化雞並非起源於宋朝。

  關於叫化雞的起源,目前有三種說法:第一,明太祖朱元璋兵敗逃難,在民間吃過叫化雞,讚不絕口。第二,清高宗乾隆帝微服出巡江南,不慎流落街頭,吃了一個叫化子偷來的雞,不單治好飢腸,也大飽口腹之慾。於是問叫化子那是什麼雞。叫化子不好意思,美其名為「富貴雞」,後來傳到民間,便「雞復其名」,復名叫化雞。第三,這是出於常熟虞山腳下的民間菜餚。

  前兩者也真「百搭」,先不論乾隆帝為什麼老是流落街頭,光是朱元璋一人已「發明」了不少佳餚,像「臘八粥」、「反腐四菜一湯」等。只能說,朱先生真是給「皇位」耽誤了「美食家」的職業。至於最後一說,比較合理,但也掀開了江南「叫化雞之祖」的爭奪戰。

  叫化子煮雞 學者剛路過

  目前,常熟「山景園」、常熟「王四酒家」和杭州「樓外樓」都給人稱為「叫化雞之祖」,其說法大同小異,都是:明清時候,有個叫化子在破廟外看到黃鼠狼叨着還沒死絕的母雞經過,於是舉棒打跑,搶了母雞來吃。因為手上沒有什麼器具,叫化子只好草草清去內臟,便連皮帶毛塗上泥巴,放到柴火堆中烤。而有趣的是,正當大功告成之際,大學者翁同龢(一說錢謙益)「及時」出現。嘗過雞肉之後,翁同龢便記着這做法和滋味,回家着令家廚如法炮製,遂流傳成常熟名菜。這說法的關鍵是才子與乞丐,一種極端矛盾的感覺,造就了這道名菜的傳奇性。然而,我們必須記住,「東坡肉」非關蘇東坡,而「左宗棠雞」也未必有左宗棠的事。

  經過幾百年(或者是百多年)的改良,叫化雞的做法更加精細。首先,雞的大小要限制在1.5公斤左右,確保有肉味之餘仍然嫩滑。然後,塞進雞腹內的佐料也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食材——雞脯、瘦肉、火腿、香菇等,還要先用豬油爆炒,再加入醬料調味,最後才塞進雞腹,怎麼不好吃?準備好以後,更要用豬網油包裹,確保雞肉滑嫩,外面再包上鮮荷葉。而原來普通不過的塘泥,換成酒壇泥,取其有微微酒香,既去腥臊,也能提味。至於火喉,今日已經改用烤箱,先大火烤40分鐘,取出,補上一些濕泥,再入爐。轉微光煨90分鐘,用慢煮方法焗熟雞肉。

  不是說笑,筆者在寫這段文字時,唾液也不自覺地分泌出來,實在很難會不好吃。杜甫說「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今日,筆者也不禁想呼喊:「陰功!何時眼前見肥雞!」

  ◆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科目,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

  逢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