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3】環球配置疫苗 防病毒重臨

◆ 博鰲論壇「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 博鰲論壇「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現場。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昨舉行 專家籲各國公共衞生政策納專業意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寶儀、何玫、胡若璋 博鰲報道)新冠疫情已持續了三年多,如果再經歷一次大流行,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中國科學院大學存濟醫學院院長高福院士29日在博鰲論壇「終結新冠大流行」分論壇上表示,疫情已接近尾聲,當前階段仍需呼籲人們接種新冠疫苗。與會嘉賓同時強調,未來要防止再次發生像新冠疫情般所造成的長期破壞性影響,各國政府、國際組織等需要將醫學專家的意見納入公共衞生政策,並建立疫苗分享的相關機制和貿易協議,確保沒有疫苗生產能力的國家和地區也能在大流行之前做好準備。

  與此前兩年的博鰲論壇年會有所不同,今年在會議現場,佩戴口罩不再成為強制性規定。無論是與會嘉賓、媒體記者,還是現場工作人員,都很享受這種零距離交流的時光。然而,經歷了三年多的疫情時間,普遍擔憂依然存在。

  高福在發言時直指長新冠是事實,不要恐懼,也不要忽視,「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對於很多人關心的再經歷一次大流行該怎麼辦的問題,高福說:「我們知道奧密克戎有多個變種,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他認為,過去三年中國學到了很多經驗教訓,很關鍵的啟示是需要投資基礎研究和醫療設施材料,不僅要關注GDP數字,而且要關注公眾健康及基礎研究。

  阿斯利康:研避傳染疫苗

  海內外大量臨床研究證據表明,預防新冠病毒最好的辦法就是接種疫苗。博鰲論壇諮委、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長約翰森發言時表示,阿斯利康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製藥公司,疫情期間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了新冠疫苗AZD1222。在中國製造基地的幫助下,公司生產了30多億劑新冠疫苗,供給了大約180個國家,雖不盈利,但非常值得。

  因新冠疫情的肆虐,讓基因測序的研究受到更多關注,不少諾貝爾獎獲得者也開始研究基因學、研究免疫療法,約翰森對於未來的態度很樂觀,「科學家告訴我們,可以研究出疫苗來避免重症住院和死亡,下一步就是避免傳染。」

  不過,約翰森留意到,非洲沒有新冠疫苗生產工廠,產能不足,「這是明顯錯誤的」;相反有些國家限制疫苗出口,想首先為本國國民接種,「這是不合理的」。約翰森認為,在未來可能出現的病毒大流行前要做好準備,留一些庫存給發展中國家,否則部分地區會出現產能過剩和冗餘。

  高福:在不發達國家建疫苗廠

  高福也認為分享疫苗非常重要,否則「病毒就會把世界給分割掉」。高福說:「我們總在努力地籌資,建了幾個基金來支持未來的疫苗生產,在最不發達的國家建立疫苗的生產工廠。」高福和約翰森都認為需要建立平台來提供疫苗、分享疫苗,同時也需要把產能配置到世界各地去,這就需要企業界和國際組織、慈善機構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一起合作,建立疫苗分享的相關機制和貿易協議。

  面對新冠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疫苗和治療藥物方面的國際合作非常重要,然而公共問題政策的實施非常複雜,因此瑞士和中非共和國物理基金會主席Klaus SCHUSTEREDER指出,未來需要聽到更多衞生工作者的聲音,衞生領域的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加強與醫務工作者以及其他專業人士,比如病毒學家、疫苗研發專家的合作,將他們的意見納入其中,並與公共衞生的權威機構形成機制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