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抗疫經驗 穩妥準備未來
劉仲恒 放射科專科醫生、國際願望成真基金董事
第五波疫情對本港公共衞生和醫療體系的衝擊非常大,值得我們好好總結經驗,穩妥準備將來。首先,接種疫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保護接種人士,避免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目前本港第二和第三劑新冠疫苗接種率已分別達到93%和84%,而曾經感染等同接種三劑疫苗的有效接種率更高達95%,高接種率成為了生活得以全面復常的先決條件。
其次,粵港澳聯防聯控機制在疫情中起了重要作用。隨着全面通關,過境活動將復常如昔,特區政府有必要研發新一代的「香港健康碼」系統,以及轉換至廣東省的「粵康碼」系統,這是一件未雨綢繆的事。現在全面通關之際,研發「健康碼」好像不是件急迫的事,但一旦疫情重臨,如果不想邊境再被全面封鎖的話,使用「健康碼」這種平台過關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做法了。
再者,俗稱「長新冠」的「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不但影響患者個人健康,也會損害社會整體勞動力,並對醫療系統造成壓力。筆者看到醫管局已經開始搜集和分析「長新冠」醫療數據的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從醫管局的臨時數字來看,「長新冠」患者主要出現的症狀是持續咳嗽、呼吸困難和乏力。這有助於規劃為患者提供最適切的護理和支援服務,也可以相應作出醫護人員和藥物的配置,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短中期內會否出現新一輪疫情是沒有人能預知的事情。然而,本港多間私家醫院拒收出現發燒徵狀病人的情景卻是沒有人想再看到。遇上像第五波疫情這樣嚴峻的情況,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才是正道,而不是推諉。因此,政府應該强化對私家醫院在服務範疇、服務對象、服務水平和收費等方面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