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集/一個事與願違的教訓\周光蓁


  近日經過西灣河文娛中心,發現門口緊緊圍封(見附圖),連忙問一下該中心場地夥伴「誇啦啦藝術集匯」行政總裁邱歡智,始得悉中心正進行長達三年的大裝修,後年重開。

  市區文娛中心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產物,目的是將文化藝術結合菜市場等日常活動,為市民增值。其中都設有一所仿效大會堂劇院的演奏廳,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舞台,雅俗共賞。由於使用率高,定期裝修再正常不過。可是去年上環文娛中心閉館兩年裝修負評如潮,值得引以為戒。

  「上環文娛中心,裝修後的座位超窄,頂腳。下次不會再去了。」那是筆者去年八月收到一位港大師妹的短訊。之後陸續聽到其他類似的投訴。受好奇心驅使,也作為一位納稅人,遂到現場聽了一場演出,也請教該中心負責人。

  得悉裝修原意之一是為了增加舒適度,遂將座墊、背墊加厚。此外演奏廳「先天不足」,地台不平均,因此座位的空間尺寸各有不同,難以估算。另外受疫情影響,內地廠房先後停工,最後只提供一個座位作參考,因此沒能察覺座位前後空間狹窄的問題。加上趕着七月一日竣工,問題要在全部四百八十六張座椅五月底完成安裝後才發現,有超過一百多個座位特別嚴重。解決方案亦馬上開展。

  在不閉館的前提下,調整以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把每張座墊和靠背減薄,形成一定的空間。其次把座背的長度縮短,讓後座者有伸腿的空間。據悉上星期剛剛完成第一階段調整,超過百分之七十六的座位已達到距離前座至少一百八十一厘米的空間。第二階段估計今年八月底完成,到時所有座位均有二百一十一厘米的距離空間。

  以上技術層次較低的問題,希望不會在正在裝修的西灣河、大埔文娛中心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