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應設法收窄勞資「薪酬期望」差距


  工聯會昨日公布一項本地人力需求調查結果,近9,000名來自各行業受訪的打工仔中,有六成認同行內出現人手短缺問題,分別有五成、四成和三成受訪者認為人手不足主要是「人工低、福利差」「工作條件差」及「沒有晉升前景」所致,逾半受訪者不同意擴大輸入外勞。

  香港低技能工種「有工無人做」的相關討論和爭議由來已久。根據經濟學供需理論,當企業出現請人困難,理應提高薪酬待遇吸引申請人;如果多個行業面臨「人手荒」,那麼企業之間的請人競爭就會加劇,進而推高行業薪酬待遇或福利水平,市場會形成較高薪資期待。

  本港最新失業率已回落至3.3%,商界一直將「有工無人做」歸因於全民就業,認為社會上根本沒有足夠勞動力來應付企業所需,擴大輸入外勞是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然而勞工團體並不認同,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昨日在公布調查結果時指出,本港現時勞動參與率仍遠低於新加坡及澳門等地。過往亦不時有研究指出,日益加劇的通脹及生活壓力下,薪酬待遇增幅不足,不但會窒礙領取社福人士重投市場,更會驅使部分待業或失業人士離開市場轉而領取社福,故政府在考慮輸入外勞前,應優先設法釋放本地勞動力。

  由此可見,目前本港勞資雙方的爭拗,主要癥結在於雙方就市場期望薪酬條件存在根本分歧。資方認為自己開出的條件已「仁至義盡」,再提高的話企業就捱不住,各方皆輸。勞方卻認為僱主們做得還不夠,甚至懷疑資方倡議輸入外勞旨在壓低工人待遇,認為適當提升薪酬,將可吸引相當可觀數目的再就業人士和家庭主婦投入市場,市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將大增,有利改善整體消費市道和投資氣氛,經濟得以改善,提高人事支出的企業亦能獲益,各方皆贏。

  勞資長期各執一詞,雞同鴨講,政府應致力消弭雙方分歧,為社會長治久安打下扎實基礎。在輸入低技能工種外勞問題上,必須確保企業有為外勞提供足夠培訓及不低於市場薪資水平。一個辦法是由企業付費經職業訓練局等機構為外勞提供培訓,同時每月支付「上期糧」由政府保管,外勞提供服務後支取。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並非是為了「慳皮」,而是確實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