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買港股 散戶要實名


俗稱「港股實名制」的投資者識別碼制度(HKIDR)將於今日(20日)起實施,屆時若未作實名登記的股民,只能沽出,不能再買入股票。但有券商調查指,完成實名制登記的股民比例不算高,證券界歸咎宣傳不足。本報特此整理有關登記手續及對股民影響Q&A,讓大家對「港股實名制」能清晰了解。
什麼是「港股實名制」?
「港股實名制」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在今日實施之後,若透過證券行、銀行戶口買賣的股民,必須經證券行、銀行簽署同意書,將身份資料提交予港交所及證監會。
如是個人客戶,須直接向港交所和證監會提供包括身份證明文件上的姓名及該文件的簽發地、類別及號碼。
同意書提交方法?
個人或聯名交易賬戶持有人:
交予證券行或銀行客戶經理或直接郵寄。
個人交易賬戶持有人亦可選擇:
網上交易平台/手機應用程式App提交。
散戶點睇?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早前調查顯示,發現在112個證券行同業受訪者中,有近半表示仍有50%或以下的客戶未簽署同意書,並且集中在近幾個月未有交易的非熟客類別。原因是59.8%散戶都憂慮個人資料被轉交至其他機構或用途。
至於「港股實名制」今日殺到埋身,散戶有何部署?散戶倪女士表示,「好多朋友都未登記,今日起只可以沽貨唔可以買貨,個市近排已經沽壓咁重。勢色唔對,無得撈貨咪沽晒啲貨先囉!」
散戶Alex則指,「過去半年都沒買賣港股,早已無興趣,入市都只是認購心儀新股。而今次實名制並不包括認購新股在內,所以對自己無乜影響。」
存放是否安全妥當?
任何查取資料的舉動及登入失敗的情況將會有詳細的紀錄,未經授權的登入將會被調查。資料保安及查取監控措施會定期更新。
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作用?
證監會可更快知道落盤投資者的資料,助其監察市場。
什麼是「券商客戶編碼」及「客戶識別信息」?
「券商客戶編碼」指一個符合港交所訂明的格式及由相關持牌人或註冊人按照聯交所的規定產生的唯一識別碼。
「客戶識別信息」指與獲編配券商客戶編碼的客戶有關的以下資料:
(i) 客戶的身份證明文件上所示的全名;
(ii) 身份證明文件的簽發國家或司法管轄區;
(iii) 身份證明文件類別;
(iv) 身份證明文件號碼。
每一間證券公司分配予客戶的「券商客戶編碼」都是獨一無二。所以每間證券公司都須向其客戶收集獨立的客戶同意書。
若投資者不簽署同意書?
在制度今日實施後,證券行及銀行便不能把身份證明文件資料提交港交所及證監會,亦不可以代為買入或存入股票,屆時投資者只可要求沽出股票或提取所持股票。
生效後初次買賣港股?
必須簽署同意書才可以交易,而在開戶當日已經可以即時買賣,但證券行或銀行需要在當日下午4時30分前提交有關資料。
隨時可提交資料?
個人身份資料只可以在開市期間提交,若在之後提交不獲受理,需在下個開市日再次提交。
提交資料是否保密?
所有身份證明文件資料都會儲存於港交所及證監會的保密資料庫,只有港交所及證監會獲授權人員才可以在有需要時查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