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齊心打贏沒有硝煙的輿論戰\文兆基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向大會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包括:制定香港國安法,扭轉香港在國安領域長期不設防的嚴峻局面;對國安法有關條款進行解釋,進一步明確香港國安委和行政長官在處理國安問題上的地位及職責;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修訂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作出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等,形成一套有效的民主選舉制度。
亂港勢力仍然死心不息
任何一個不懷政治偏見的人,都會認同上述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和「愛國者治港」原則。事實上,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黑暴戛然而止,反中亂港勢力的「攬炒」計劃亦隨之而流產,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成功讓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可以說,國安法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可是我們有一點必須注意,香港社會秩序現時雖已轉趨穩定,但是外部勢力唱衰香港和攪亂社會的圖謀,並未因此而心息。以美國國際媒體署掌控的自由亞洲電台為例,日前便在報道中轉述所謂智庫的報告,宣稱國安法「令香港司法獨立消失」,香港國安委隨時可以介入包括民事訴訟在內的任何案件;又宣稱中央或會犧牲香港聯繫匯率,呼籲外資重新評估在香港投資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云云。
在世界出現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境外勢力和媒體千方百計地污衊香港。過去,境外勢力透過扶植代理人,利用他們發動暴力違法行為,妄圖篡奪特區的管治權,是境外勢力策動顏色革命的一貫伎倆,但是隨着國安法的實施,違法的反中亂港分子被依法檢控,其他外國代理人則作鳥獸散,此一套路已再難開展。在此情況之下,境外勢力自然希望透過抹黑香港,以此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經貿中心的地位,妄圖脅迫中央撤回香港國安法。
另一方面,隨着我國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綜合國力獲大幅度提升,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深感不安,使其對華政策被鷹派把持。與此同時,由於我國在俄烏衝突之後,堅持主張雙方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爭端,反對任何未經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亦令美國不滿。在此國際政治形勢之下,為保其全球霸權的地位,美國事必會利用一切方法打壓圍堵中國,而香港特區也將會成為其眼中釘。
讓人感到憂慮的是,這些外國媒體和所謂智庫的抹黑,將會令不明香港實情的人被忽悠,例如:所謂香港國安法「令司法獨立消失」的言論,根本是睜眼說瞎話,客觀事實是:在香港國安法第五條保障下,任何人未經司法機關判罪之前均假定無罪,不論全國人大常委會於去年底釋法之前或之後,所有被告人依舊有權得到秘密法律諮詢,以及選擇本地執業大律師為其辯護的權利。
國安法是定海神針
除此之外,國安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香港特區管轄的危害國安案件均循公訴程序進行審判,又規定審判除涉及國家機密而不公開部分審理程序外,應當公開進行,判決結果應當一律公開宣布,香港法院亦在基本法第八十五條的保障下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現實反倒是部分境外勢力經常利用自身外交及輿論影響力,向香港法院施壓,可見他們才是意圖破壞香港司法獨立的問題來源。至於中央會讓香港取消聯繫匯率之說,更屬子虛烏有。事實上,無論中央還是特區政府,都從沒官員提出過取消聯繫匯率的主張。與此同時,隨着去年美元加息,金管局亦多次出手,最近一次在上月13日,金管局總共購買了42億港元,可見香港一直積極捍衛聯繫匯率。反而是部分金融大鱷,不時出來唱淡港元,令人懷疑那份所謂智庫報告,不過是想製造聯繫匯率可能取消的謠言,藉此協助大鱷們狙擊港元。
隨着地緣政治環境日益複雜,境外勢力和反華媒體事必製造各種污衊香港的言論,務求削弱香港的國際競爭力之餘,還可能企圖透過做空港元來牟利。可以說,一場沒有硝煙的金融戰和輿論戰,已在不知不覺之間打響。是故,不論是特區政府,還是任何一名真心熱愛香港的人,都應堅決與美西方外部勢力作鬥爭,積極拆穿對方在輿論上製造的謊言,才能讓香港的繁榮穩定得以繼續維持。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