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重啟會利好新興市場債券

  白凱明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策略及解決方案主管、韋柏睿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經濟的突然重啟,對本已經擔心通脹和加息的固定收益投資者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但中國出乎意料地迅速放寬防疫限制,將為世界經濟提供亟需的增長,並可能不會對全球通脹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應會為固定收益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債券,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新興市場成為受惠者

  中國經濟復甦將透過貿易、旅遊和大宗商品流向世界其他地區;而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最大推動的將是其它新興市場經濟體,而非發達國家。

  我們的分析顯示,居民超額儲蓄(可支配收入減消費)達到了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14年兩倍,相當於GDP的4%。根據我們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支出將流向其他國家,如新加坡、泰國和智利。

  中國旅遊業的回暖應會進一步推動新興市場的經濟。例如,泰國預計今年來自中國的遊客將多達500萬人次,消費者支出將達到三年來的最高水平。

  大宗商品出口國(尤其是拉美國家),亦會受惠於中國對其自然資源的需求上升。

  我們預計新興經濟體今年的增速將超過4%,遠遠超過僅增長0.5%的發達經濟體。

  新興市場債券眾星雲集

  根據我們的模型,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的升幅可能高達20% 。反過來,這將為新興市場本幣債券提供可觀的回報來源。許多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本地債券實際收益率已遠高於5年平均水平,亦高於美國債券。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和公司債券將成為未來5年表現最佳的固定收益資產類別之一,預計新興市場本幣債券和美元債券每年將至少增長7% 。我們預計新興市場公司債券的回報率為5.2%。

  我們認為,中國需求的回升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全球通脹格局。

  我們不認為中國經濟重啟的結果將與歐美在2022年初取消防疫限制時的結果相同。當時,工資上漲主要是由於勞動力市場的異常緊張。中國的就業形勢遠非過度緊張,職位空缺與失業率的比率穩定地處於1.5左右水平。這表明,中國不太可能將價格壓力傳遞到世界其他地區。

  中國對全球通脹的影響力不足以引起幾大主要央行大力收緊貨幣政策。相反,他們的加息行動將很快結束。我們預計聯儲局將在5%左右的關口暫停加息。 (摘錄)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