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冀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國家進一步支持新型顯示領域的技術攻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分別推動新型顯示技術在材料、信息、製造領域的布局。不少企業對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需求猛增,希望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
據了解,當前我國高端顯示半導體製造裝備被國外壟斷的困境,不是因為我們技術不行。而是現在很多高精尖技術都困在實驗室裏,沒能落地產業化。科研成果未及時轉化,也會帶來其他不利影響,比如導致歐美技術崇拜,造成對我們國家高校創新技術不信任。
廣州納動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廖智燊表示,近幾年,多行業巨頭都加大了對Mini/MicroLED的投資,其中65%是對裝備製造的投資。這其中的原因在於,現在很多企業的Mini/MicroLED製造裝備的核心零部件都是採用國外進口設備。尤其是核心對位裝置,基本被美國、德國的企業壟斷,這對我國新型顯示半導體行業發展極其不利。
「我們公司是一個專注於高端顯示半導體精密微納操作的創新公司,這次我們公司帶來的產品空間調平糾偏對位系統,就是專門解決Mini/MicroLED製造中的空間精準對位的問題。」廖智燊說。
武漢國創科光電裝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建魁表示,企業創新的來源一定是「產業需求」,創新基礎主要是技術上團隊和技術積累。而增加企業創新可以從加強「與產業龍頭合作」「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始,確定創新目標是產業「真」需求,同時從高校引入創新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