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視窗:歌殘曲渺思依依(中)
上期說我接送前輩陳錦紅到電台接受訪問,訪問內容環繞她跟隨小明星學藝和登台演唱的情況。時隔50多年,已記不起訪談的細節,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是她說師傅小明星是逐句教她唱曲時,傷心流下眼淚,可見師徒感情深厚,過了半世紀仍然不會消減。
說起學唱粵曲,前輩唱家多透露師傅是一句、一句的教授,每次一小段,讓他們熟習板式和運腔,將來遇上新曲,自己也能處理。如今時代不同,學唱曲的態度也有很大的分別。有一次我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擔任藝評工作,負責看一位年輕演員的粵曲課。在兩小時的課堂裏,年輕演員竟然要求導師教她唱《帝女花》長平公主全劇的唸白和曲詞。課堂後,我留下與導師交流,導師對我說,現世代的年輕人學習態度是「多、快、好、省」,不肯花時間慢慢琢磨,所以唱做流於表面,不夠細緻。
1992年6月16日舉行的演唱會全名是「《星韻心曲》紀念小明星逝世50周年王心帆作品粵曲演唱會」。《星韻心曲》取自王心帆撰寫小明星生平的書名。我和這本書也有點緣分。《星韻心曲》一書的第一次出版由福利建築的老闆何耀光老先生出資。何老先生愛好南音、粵曲和粵劇,曾邀請杜煥到家中唱私伙局,報以厚酬,其實是幫助杜氏解決生計難題。他為王心帆出書,當然會付上稿費,讓王心帆在經濟上比較寬裕。1990年,何耀光老先生贊助電台製作廣播劇,知我除管理廣播劇組外,還主持戲曲節目,特別安排司機把一本親筆題字的《星韻心曲》送到我辦事的地方。後來一位電台同事借閱這本書,到我退休也沒歸還。2006年,龍景昌出版《星韻心曲》,並邀請我為該書寫序,這是該書的第二次出版,龍兄客氣送我一本留念,也使我第二次擁有該書。
回說演唱會,除陳錦紅外,還有香港的麥秋萍、廣州的梁玉嶸、澳門的譚小雲和郭杏芳作表演嘉賓。節目包括譚小雲唱《星殞五羊城》、梁玉嶸唱《花好月圓》、郭杏芳唱《癡雲》、陳錦紅唱《故國夢重歸》及《前程如夢》。節目統籌由古腔名家李銳祖擔任,並邀請了音樂名家馮華擔任音樂顧問及為陳錦紅拍和。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