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極端乾旱增飼養成本 養牛量大減肉價飆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北美洲過去數年面對極端乾旱天氣困擾,美加兩國農業數據顯示,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牛群身處受到乾旱天氣影響的地區,以致北美洲牛隻數量出現10年來最大減幅。美加生產商基於包括乾旱在內的多個原因,已經連續多年把其飼養牛隻數量降至接近紀錄低位。在通脹加劇和市場對需求不減反增情況下,牛肉價格將會進一步上升,加重消費者的負擔。
畜牧業專家指出,氣候變化使乾旱、洪水和山林大火的情況更加普遍,牛肉生產商認為在不可預測的氣候中愈來愈難賺取盈利。過去幾年,美加生產商把更多的牛隻送去屠宰來減少飼養規模,導致牛肉產品產量增加。他指出牛肉產量增加本應壓低價格,但惡性通脹和需求殷切撐高價格。
專家促政府投資減生產商風險
薩斯喀徹溫大學農業學副教授史密斯表示,2021年是重要轉捩點,加拿大當年發生旱災,一些生產商在秋季把出售的牛隻數目增多數千,彌補乾旱天氣造成飼料失收的影響。另外,部分生產商被迫從美國購買更昂貴的飼料,從而推高了成本。不過,進口飼料始終不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到飼料開支超出負擔能力時,減少牛隻數量才能治本。去年,美國的乾旱問題同樣嚴重,生產商亦唯有減少飼養牛隻降低營運成本。
氣象學者指出極端天氣愈來愈普遍,如果北美洲在未來幾年面臨更多乾旱天氣,牛肉生產商可能更難經營。專家指出先進科技將有助生產商適應不可預測的極端天氣,但這需要政府的投資,減輕生產商的風險。加拿大環境部認同氣候變化增加發生某些類型極端天氣的可能性,當局估計大草原省份和卑詩省的土壤乾旱、水分不足將日趨嚴重。養牛協會正研究如何更有效幫助生產商減輕極端天氣的風險,例如提供不同種類的保險,而技術改進農業營運方式有助飼養業更具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