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閒話:獨自旅行

  青 絲

  多年前與友人閒敘,問到各自最屬意、最想成為的人物是誰。我的答案是徐霞客,希望能像他一樣獨自一人不受羈絆地到各地旅行,享受與這個世界的私密互動——其實作為一個寫作者,寫作也永遠是孤獨一人的旅行,不會有人陪伴在你左右,我早就習慣了這種獨自跋涉探索未知世界的狀況。加之旅行與寫作,有一個共通之處:不能受外部的控制影響。那些即興做出的衝動決定,有時也更容易激發出創造性。

  出遊有伴,無疑會好處多多。除了互為照應,做各種決定時膽氣更壯,飲食、住宿、交通也可以籌劃得更為周到細緻。一個人旅行,想要品嘗各地的美食佳餚,須破費更多,也很難一一盡嘗。人多就不是個事,各項費用都能攤薄,甚至無須費神費力,跟着同伴走就行了。但人多的弊端也很明顯。心理學家早就說過,小團體形成的相互依賴關係,並不簡單意味着和諧或友愛。

  畢竟每個人的興趣喜好、性情不同,因意見分歧產生的無形內耗,有時會像一個黑洞一樣吸掉所有人的活力與生氣。加繆說,人生有一半時間是在有意迴避、欲語還休和沉默寡言中度過。旅行途中,也時常會遇到這種想要自行其是,身邊無人羈絆拖累的時候。如獨自探險秘境,不管選擇的路是對是錯,你無須因同伴的嘮叨埋怨感到愧疚。臨時跳上一趟開往心儀地點的車,無須考慮遷就他人的意見,說走就走。那種旅行的驚喜和精彩,才真正地歸屬於你自己。

  不久前去世的影星曾江,生前獨自拄着枴杖到星馬旅行,家人擔心大疫初平,他又年事已高,勸他找人結伴。曾江說,活到現在,見到的世界都是他人安排的,到任何地方都有人照顧,想要在走動不便、容易疲累、不熟悉科技產品的情況下,獨自尋找可以接觸的世界。很多人的一生,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像是在盡義務,價值標準也是被提前規定了的。獨自旅行即為重新張揚自我、避免被現實榨乾的方式。

  最令人心折的人物是十九世紀奧地利女旅行家艾達菲佛(Ida Pfeiffer),45歲時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獨自上路,實現遊歷世界的兒時夢想。就如徐霞客沿途挖筍賣錢換取盤纏,她在沒有多少錢的情況下,也把路上搜集到的礦物、昆蟲、植物標本賣給歐洲的幾大博物館,沿途只坐二三等艙的蒸汽船,不斷搭乘順路的車船省錢,跟隨駝隊穿越沙漠,借宿或露宿野外,經歷了瘟疫、瘧疾、地震。她在東歐被哥薩克綁架過,差點被馬達加斯加的土著人處死,又在東南亞躲過了食人族和老虎的攻擊,最後用9年時間,成為第一個獨自環遊世界的女性。

  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心無罣礙地自由旅行,就會發現生活的驚喜,其實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