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債加碼 至少發500億

專為60歲以上長者而設的銀債、及認購情況向來踴躍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一直都被稱為政府變相派糖措施,而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今年擬加碼發行至少500億元銀債,比去年銀債發行額高至少一成,計劃再發150億元零售綠債,雖然政府今年無意再發iBond,但就提出成立新的基建債券計劃。
銀債是過去七年政府變相派糖措施的「鐵膽」之一,參考對上第七批銀債,由於保底息調高至4厘,市場認購反應熱烈,發行額最終加碼至最高450億元,高於原本目標發行額350億元。不過iBond在加息環境下再次「缺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解釋,由於iBond息率與通脹掛鈎,料本港今年通脹率約2.5%,在加息環境下,銀行存息可能高過今年預計通脹率,故認為市民對認購新批iBond的反應未必踴躍,因此決定今年不再發行。
擬新設基建債券
另外,政府擬成立全新的基建債券計劃,陳茂波指計劃主要是為進行大型基建項目如「三鐵三路」等,讓政府可更好地管理大型基建的現金流需要,亦讓惠及經濟民生的項目早日落成,令市民更早受惠,但澄清基建債券暫不會與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掛鈎。讓市民對支持香港長遠發展的項目既有參與感、亦有獲得感,他強調政府會研究讓散戶都有機會參與認購基建債券,有關建議預計於2023/24年度向立法會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