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兩岸交流有助解決台灣民生問題\朱穗怡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和強烈訴求。昨天島內八大工商團體與台灣地區領導者蔡英文會面,提出建言,當中最受關注的是兩岸政策。島內工商團體呼籲台當局要打破當前兩岸的緊張狀態,因為兩岸和平穩定對經濟發展極為重要,如果台當局主管機關較難使力,也可讓民間交流先行。由此可見,改善兩岸緊張關係、恢復兩岸正常交流,是台灣工商業界迫在眉睫的訴求。
多年來,兩岸經貿關係緊密,大陸穩居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但近年兩岸關係倒退、台海局勢升溫,已嚴重影響兩岸經貿交往,損害台灣經濟發展。台灣工商界能不着急嗎?
民進黨當局至今仍以防疫為由阻撓兩岸往來,包括不願全面恢復兩岸「小三通」、不願恢復兩岸直航大部分航點、限制大陸遊客赴台。其實,大陸疫情早已趨緩,赴台的大陸旅客的確診率只有2%,與赴台的日本旅客的確診率相近。但台當局「迎日客」,卻「拒陸客」,擺明就是搞「雙重標準」,故意給兩岸交流、兩岸民眾往來製造障礙。台灣主流民意對此早就不滿,去年底在「九合一」地方選舉狠狠地教訓了民進黨。
近月台灣各界紛紛組團接踵前往大陸訪問。上月底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和金門縣長陳福海訪問廈門,商討促進推動全面恢復兩岸「小三通」和島內出口到大陸的產品信息註冊問題。最近,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一行登陸訪問,向大陸有關方面反映台灣農漁民的心聲和訴求。台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一行亦赴京訪問,希望解決台灣農漁產品恢復輸入大陸問題。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一行也訪問北京,期待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對於到訪的台灣業界人士提出的建議,大陸方面都及時地作出了回應,包括對金門酒廠等符合要求的63家企業予以註冊或更新註冊信息、願為恢復台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幫助。由此可見,兩岸交流有助解決島內民生經濟問題,也再次顯示了大陸方面為台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的誠意和善意。
事實充分說明,無論是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的人為設限,還是疫情等突發事件、偶發因素,都改變不了兩岸經貿合作的堅實基礎、客觀需求和不竭動力,更抹殺不了由此為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帶來的巨大利益福祉。擴大兩岸經貿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民進黨當局應盡快撤除干擾阻撓兩岸經貿合作的不合理限制,為兩岸經貿交流營造良好的環境,為台灣民眾利益福祉創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