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協籲向基層津貼一萬元

  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有團體昨日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向基層派發一萬元現金。該團體認為,3年疫情令香港經濟嚴重下滑,首當其衝仍然是基層,故希望政府精準扶貧,將資源集中用於扶助弱勢群體。有請願人士表示,雖然一萬元無法改善家庭整體經濟情況,但有助實現幫孩子補習等零散計劃,長遠希望政府能興建更多公共房屋,讓市民告別劏房。

  社區組織協會昨聯同20多名市民到政府總部外遞交請願信,建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注重民生「痛點」,改善貧窮階層生活,包括派發一萬元「基層生活津貼」予每名生活在貧窮線下及正領取各項社會福利的基層,並設立短期失業及就業不足援助等。其中失業援助金,建議為申請人每月收入的80%,上限為1.6萬元,最多可領取六個月,政府長遠應設立供款式失業保險。

  至於一萬元的派發方法,社協表示,對於正領取各項社會福利的家庭,應直接轉賬派發,其他情況人士則可經申請審核後派發,預計相關開支不多於200億元。社協強調,貧窮問題不僅是香港深層次矛盾之一,也與社會穩定和社會公義息息相關。參與請願的韓太昨向本報表示,自己是典型的基層家庭,一家三口居於約110平方呎的劏房,月租近6,000元,只靠丈夫做推拿師每月萬多元收入支撐,疫情嚴峻時,丈夫一度沒有收入。

  她指,一萬元並非一筆可以改善生活的巨款,但足以令家庭實現平日無法完成的計劃,「兒子前幾年才從內地來港讀書,英文成績不太好,每月補英文要1,000多元,但是想補習別的科目就沒錢了,如果派一萬元,能讓他多補不同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