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紓緩護士壓力 降流失率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暫未有聽聞醫管局將從大灣區內地城市引入外勞擔任病人服務助理。他認為,輸入外勞的大原則是保障本地就業機會,若無法從本地勞動市場填補人手,才要考慮輸入外勞,但過程中必須確保工資不受影響。

  林哲玄指出,病人服務助理對於醫療發展很重要,他指出公立醫院前線護士承受沉重工作壓力、很多資源短缺及分配不合理,護士需要身兼多重角色,應付複雜的環境和不同的期待,巨大的工作量及長期心力交瘁,「個個專科都缺人,真的是層層受影響,護士除了配藥、派藥、跟醫生巡病房外,就連一些厭惡性的工作亦要負責。」這些原因都使不少護士吃不消,壓力更是「爆煲」而選擇離職或者轉行,導致護士流失率較嚴重,但是這個人才缺口卻一直未能填補。

  他認為,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病人服務助理的職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護士分擔工作壓力,協助護士及按照指示執行臨床檢查工作,對挽留護士有一定幫助。他期望醫管局盡快解決公立醫院的困境,紓緩護士壓力,才能更好服務市民,提供優質的護理。

  倡參考英星輸入政策

  有學者亦表示,現時全球各地各行各業都「人才荒」,輸入外勞已經是大勢所趨。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田詩蓓表示,香港的醫生、護士及醫務化驗師等界別的人手短缺加劇,這種情況可能為市民的護理質素帶來負面影響。她亦提到英國及新加坡等國家均因在疫情期間,為填補流失的大量醫護人員而聘請外勞,建議政府參考這些國家的相關政策,輸入符合本地資格及優質的勞動力。「本地勞動市場以及輸入外勞可以雙管齊下,目的都是為了解決香港醫療缺人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