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食用菌檢出除害劑

◆消委會公布對耳類菌產品的檢測結果。
◆消委會公布對耳類菌產品的檢測結果。


◆消委會搜羅市面28款預先包裝乾製耳類食用菌樣本,包括黑木耳、白背木耳及雪耳進行檢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消委會搜羅市面28款預先包裝乾製耳類食用菌樣本,包括黑木耳、白背木耳及雪耳進行檢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另有兩款含致敏防腐劑須停售 消委會籲浸泡勿逾兩小時免釋毒傷肝

  食用菌(例如黑木耳、白背木耳、雪耳等)被譽為健康食品,但製作過程或添加有害物質。消委會昨日公布,近日測試市面28種乾製食用菌,發現兩款含致敏防腐劑二氧化硫,但沒有標示在成分表上,包括「價真棧」古田雪耳和「東方紅」古田中花雪耳,食安中心指示有關產品停售。此外有12款檢出至少含有一種除害劑殘餘物,全部遠低於相關規例上限,正常食用不會影響健康。除添加物,市民不當處理食用菌也有害健康,消委會提醒市民室溫下浸泡食用菌不可超過兩小時,否則或產生毒素米酵菌酸,之後再沖洗或烹煮都不能破壞其毒性,食用後可引致腹痛、嘔吐等,嚴重者可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乾製的雪耳、雲耳等食用菌方便又健康,但市民又是否懂得正確的浸泡方法嗎?市民倫小姐表示,一般浸泡兩至三小時,「浸久一點口感好點,不會太硬,而且會厚身點及軟身點。」更有市民通宵浸泡,但原來此舉會招致有毒物質。

  長浸要入雪櫃 有異味變黏須丟棄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昨日表示,室溫浸泡菇類的時間一般不可超過兩小時,否則應該放入雪櫃進行浸泡。因為浸泡的雪耳和木耳較容易受「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污染,過程中或產生毒素「米酵菌酸」,導致中毒,嚴重會引起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她說:「米酵菌酸是很毒的,盡量就不要讓這產生,浸泡時間短,細菌污染就不會大。如一天後發現有異味,或覺得很黏的,把它棄掉較好,載有這些菇類的器皿都要洗得乾淨,才可用作其他用途,否則有危險存在。」

  浸泡器皿須洗淨 食用前徹底翻熱

  她提醒市民妥善儲存煮食後的耳類食用菌,烹煮後兩小時內放進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儲存,以減慢細菌滋生,延遲亞硝酸鹽的形成。食用前,需徹底翻熱食物至中心溫度達75度,及不應翻熱超過一次,以確保食物安全。於雪櫃存放超過3天的剩菜不宜食用。

  此外,消委會測試28款乾製食用菌,全部驗出金屬污染物(總砷、鎘、鉻、鉛、總汞或銻),部分產品含除害劑殘餘,包括「位元堂」及「大地の作」兩款黑木耳樣本;「光大」及「余仁生」兩款白背木耳樣本。雪耳類方面,除了「御萬家」沒有檢出除害劑殘餘外,其餘8款樣本分別檢出一種至五種除害劑殘餘,當中「價真棧」雪耳檢出的除害劑種類最多共有5種。惟所有檢出量均遠低於相關規例上限,在正常食用情況下,應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譚鳳儀表示,受檢測食用菌均有豐富膳食纖維,當中黑木耳平均鐵質含量最高,食用適量有助預防缺鐵性貧血;白背木耳同時含有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當中非水溶性含量屬樣本中最高,能促進腸臟蠕動,有助通便,減低致癌物質在腸道積聚的風險,能預防腸道癌、便秘、痔瘡等的產生或惡化。

  她說:「檢測發現,各產品營養元素相差很大,黑木耳鐵質含量相差可達6.1倍,雪耳水溶性纖維含量相差約1.5倍,白背木耳非水溶性纖維含量相差約14%。」

  此外,有「平民燕窩」之稱的雪耳更被普遍認為有養顏作用。香港營養學會指出,膠原蛋白主要在動物性食物中找到,黑木耳、白背木耳和雪耳並不是其主要來源。目前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用膠原蛋白可有效補充面部皮膚的膠原蛋白。而以耳類菌煮成的湯水或糖水黏稠滑溜,主因是烹煮時釋出水溶性纖維,基本沒有膠原蛋白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