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雅藏珍:乾隆皇帝之心頭好──壁瓶

◆清乾隆粉彩像生瑞芝壁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圖片來源:蘇富比
◆清乾隆粉彩像生瑞芝壁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圖片來源:蘇富比

◆清乾隆豆青釉題詩雙耳壁瓶縱剖面
◆清乾隆豆青釉題詩雙耳壁瓶縱剖面

◆清乾隆豆青釉題詩雙耳壁瓶
◆清乾隆豆青釉題詩雙耳壁瓶

  明清時期有一種特殊的瓷器造型,背面平整恍若從中剖半,或陳設於室內牆壁或床柱之上,或懸掛於出行的轎輦之中,被稱為「壁瓶」、「掛瓶」或「轎瓶」。

  根據耿寶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鑒定》中記載,壁瓶的造型自明代萬曆年間已出現,通常成對。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道:「床內後柱上釘銅鈎,用掛壁瓶,四時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臥之神爽意快,冬夏兩可。」壁瓶此時的功能,十分符合文人墨客對寫意生活的追求。在雍正至乾隆時期盛行的壁瓶,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他更曾賦詩頌嘆:「官汝稱名品,新瓶製更嘉;隨行供嘯咏,沿路擷芳華。掛處輕車稱,簪來野卉斜;紅塵安得近,香籟度帷紗」。

  乾隆一朝,由於帝王的偏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壁瓶造型,乾隆皇帝一生最喜歡的地方莫過於御書房「三希堂」 ,而在養心殿三希堂東板牆上,便懸掛有十四式形飾各異的轎瓶。督陶官唐英曾在乾隆七年上呈奏折《遵旨燒磁詩文轎瓶折》中提及:「轎瓶之樣不一,奴才遵將睿藻敬安瓶上。字分四體,與瓶式配合。」可見此期間依照不同的轎瓶器形,書法字體、紋飾、詩文的搭配都有特別的講究。

  較為規範的壁瓶形制,可參見筆者所收藏的一支「清乾隆豆青釉題詩雙耳壁瓶」,其上印有唐英代表性的篆書「陶」、「鑄」陰陽章 ,釉色猶存宋風,清雅高潔。而2015年10月,香港蘇富比以1,388萬港元拍出的一件「清乾隆粉彩像生瑞芝壁瓶 」,則為特殊造型的壁瓶,以天然靈芝為形,雅致且極富觀賞性。

  ●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