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提升香港文化水平和實力\胡恩威

  文化安全是文化繁榮最基本的土壤,構成文化安全其中一個威脅就是「反智文化」。港英時代的香港,文化藝術只是一種消閒娛樂活動,英美西方流行文化價值獨大,狗仔隊小報模式佔主流,導致香港社會文化浮誇、反智風氣氾濫,情況嚴重。回歸後,在一些低俗傳媒文化推波助瀾之下,進一步助長了這種情況。所謂「反智文化」就是只有情緒反應,沒有深思熟慮,沒有大局思想,只考慮一時情緒之發洩而缺乏深層次思考。任何社會,「反智文化」都是敵人。

  文化安全是重要議題

  要改變這種現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引導,尤其要注重分析和應用研究。文化政策應用研究十分重要,這也正是香港所欠缺的,香港未來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回顧過去,香港雖然曾經做了幾份藝術教育研究,但研究做完之後就束之高閣,完全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也沒有交代如何跟進。文化研究做得好,文化政策落實得好,也就越能保障文化安全。

  要提高香港文化安全,必須要重新訂定一套策略去提升社會認識。香港社會過去存在「反智文化」的情況,如何作出改變?這必須要政府進行有力的引導,先要建立一個文化自信、文化自主的體系,才能構成文化安全。有了文化安全,才能夠讓文化可以真正多元發展。

  「反智文化」體現在幾個方面,例如忘本、不尊重知識、喜歡追求一窩蜂,以簡單膚淺的娛樂為主流,任何不配合這個方程式的都會遭到排斥。香港作為一個七百多萬人口的城市,比很多北歐國家如丹麥、挪威還要大,然而,北歐文化重質有多元軟實力,但是香港整體文化重量不重質,缺乏中華文化為本的底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只喜歡情緒反應,不喜歡反思反省,只着重數目字上的排名以及數量,對於質並不重視和理解,只要比西方排名高、數量多便可以。當然,這類現象和香港單一經濟結構有關,因為一個產業多元的社會,是需要多元人才,需要複雜和重視團隊的能力。其實,這類現象所導致問題也需值得高度重視,因為越是「反智文化」盛行的地區,外部勢力也就越容易操控影響當地的民意。

  香港藝術文化一面倒親西方,當然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港英時期親西方是理所當然。但回歸以後,親西方的模式是需要調節。可惜香港低俗文化獨大,基本上都是吸收西方最低俗的流行文化,高端的思想文化在香港並沒有落地生根。所以整個社會缺乏文化自信、不能文化自立、也沒有文化自主的能力。而長期以來,香港的文化政策、資源分配和布局,大多只是舉辦活動,未能真正做到能力建設和文化建設。

  香港未來文化發展必須要建基於幾個大原則:第一是「一本多元」的宗旨。「一本」是以中華文化為本體。而中華文化為本體更應該有深層次。香港的「本」就是以中華文化和嶺南文化為本;「多元」就是多元的文化。

  第二,文化是語言。語言決定文化,在語言政策上,英文是國際語言,但中文、普通話不單止是國際語言,亦是國家法定語言。所以普通話、英文、廣東話三者必需要找到一個相互促進和發展的格局,但其核心應該以中華文化語言為本,因為失去了這個文化核心,便會出現很多文化安全的根本性問題。

  第三是傳媒。語言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語言,語言反映出思想。以往的低俗傳媒帶動了一種低俗的語言風氣,用詞用字充滿語言暴力或低俗思想。社會的低俗文化其實很正,並不是問題,但當低俗文化獨大就是一個嚴重問題。過去香港文化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低俗文化過分獨大,缺乏真正多元。

  第四是文化市場。一個七百多萬人口的社會,應該有一個健康的文化市場和文化活力。嚴肅文學、網絡文學、詩歌、其他藝術模式均應該有着一定合理的數量。以往香港社會存在的問題是,一些人一窩蜂喜歡刺激、「爆穀式」膚淺的項目。一些比較深層次思考性的被邊緣化被排斥。

  「一本多元」兼容並蓄

  香港和國家血脈相連。香港居民的上一代都是來自內地,潮州人、上海人、福建人、山東人……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而香港又與世界各地廣泛溝通,所以香港是一個包含多元文化的城市。香港要推動文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應該着力推動「一本多元」的宗旨,唯有如此,香港才能真正融入國家發展,也才能真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貢獻力量。

  提升香港整體的文化水平,是一個系統工作。本屆政府新設立的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需要在這一方面落墨做功夫。在財政資源、空間資源、人力資源等方面,除了要解決西方英美獨大這個問題外,更應建立一個能夠和內地相對接的體制。

  「十四五」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兼容中西文化,發揚中西文化,同時香港也肩負推廣中國文化的重任。說好中國故事,也就是說好香港故事。這方面,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各界,任重道遠。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