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穎評/港宜積極參與灣區基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委員 林至穎

  圖:內地近年人民幣存款一覽
  圖:內地近年人民幣存款一覽

  特區政府統計處月初公布,2022年經濟預計收縮3.5%。香港經濟前景取決於能否善用「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優勢。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推出在即,不可不察。

  展望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有充沛的資本和勞動力支持。中國國民儲蓄極高,去年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6.59萬億元,放眼主要經濟體也是首屈一指。此外,中國在2022年前三季獲得高達1553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8.9%。勞動力方面,農業部門在2021年僅創造了7.3%的GDP,但佔總就業人數的22.9%,向城市轉移有助提升經濟效率。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在2022年多達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質量有提升。

  換言之,中國經濟的資本與勞動力充沛,只要社會對經濟前景轉為樂觀,消費和投資增長潛力都相當深厚。

  不過,中國經濟發展相當依賴海外大宗商品市場。根據《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2》,該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為70.9%,天然氣則為42.5%,大半進口原油都經過馬六甲海峽。去年俄烏衝突引發的地緣政治衝擊,足以震撼國際商品市場的供應量和價格,深刻威脅國家經濟安全。能源如是,其他原材料也如是。國際商品市場主要以美元結算,最具影響力的市場在美國,足見定價權操之在美國。美國害怕霸權旁落到中國,正施展渾身解數壓制其經濟發展,前沿技術尤甚。

  此外,中國也需慎重處理自身房地產問題。中國樓市及相關行業對經濟影響很深,在2022年GDP佔比達24%,貢獻26%的城市就業,更牽涉到30%的地方政府收入、69%的家庭資產和26%的銀行貸款。如今中國房企債務甚高,2023年單是到期離岸債務,已高達1410億美元,而2022年新建住宅銷售額大跌28%,創五年新低。國家經濟復甦之際,需要關注來自原材料、技術發展與房地產三方面的風險,確保增長動力。

  有見及此,粵港澳大灣區應發揮引擎作用,成為中國經濟轉型與復甦的模範。大灣區規劃由國務院印發,更被納入「十四五」規劃和二十大報告,足見大灣區被國家寄予厚望,在產業升級發揮引擎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人口8000多萬,經濟總量在2021年約為12.6萬億元,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其中,廣東省九個大灣區城市全數維持增長,經濟總量為10.46萬億元,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經濟總量皆突破1萬億元,惠州經濟提升4.2%,增長勢頭最強。相比之下,香港澳門經濟皆不樂觀,香港經濟全年預計收縮3.5%,澳門則在2022年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究其根本,廣東省以製造業為核心,經濟韌性比以服務業為主的港澳地區更強。

  聯繫區內城市 推動再工業化

  廣東省因應自身處境,務實地提出高質量製造業的發展方向,香港當積極協助。2023年1月28日,廣東省政府召集逾500間企業,召開「廣東省全省高品質發展大會」,商討全年發展藍圖。廣東人口多,資源約束緊,地方政府正視激烈競爭的外部挑戰,提出高質量發展製造業是根本出路。廣東經濟堅持製造業當家,追求透過發展技術及品牌優勢,形成更高的定價權和護城河。故此,廣東擴大市場開放,提升營商環境,吸引資本、優質企業和人才。香港與內地邁向全面通關,應積極協助,從中把握發展機遇。

  落到實處,特區政府的財政安排應更重視產業發展及參與大灣區的基建安排。2月3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與內地全面通關,致力於帶領香港擺脫疫情困擾,聚焦發展經濟。通關後,香港應當加深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聯繫,藉此推動再工業化,化解自身深層次矛盾與挑戰,其中包括產業固化令社會流動性不足,普羅市民難以安居樂業。

  財政預算案在即,特區政府當運用更多財政資源,投入到產業發展及大灣區基建之中,具體做法包括但不限於:提供產業發展津貼,為期三年左右,減輕企業落戶的阻力;成立大灣區發展公司,與區內地方政府協商,安排出資及股份分紅,用於投資及統籌大灣區基建項目,避免不同城市重複建設,提升經濟效能;撥款更多資金,鼓勵企業培養本港年輕人,促進香港產業發展。

  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有基礎,但需要處理好內憂外患。粵港澳大灣區應擔當引擎,廣東省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香港應積極協助,並藉此推動再工業化。落到實處,特區政府應調撥更多財政資源,投入到產業發展及大灣區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