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敘地震最終恐死逾2萬人

  板塊積壓百年爆發 迄今逾5000人喪命

  土耳其前日發生的7.8級強烈地震,在土耳其和鄰國敘利亞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增至逾5,000人,並有超過兩萬人受傷,逾5,600幢建築物損毀。世界衞生組織表示,由於仍有許多人被瓦礫活埋,預料最終死亡人數或逾兩萬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全國哀悼七天,表示最終傷亡與經濟損失尚難估計。專家解構今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傷亡的原因,包括震源淺、災區人口稠密且建築物脆弱,以及地殼板塊長期積聚壓力等因素。

  美國「國家地震資訊中心」地震學家阿塔威指出,土耳其位處阿拉伯板塊、安納托利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匯聚而成為地震熱點,當板塊滑過並相互擠壓時會產生摩擦和壓力,能量釋放造成地震。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學家希克斯表示,阿拉伯板塊每年北移約1.1厘米,位於安納托利亞板塊的土耳其因此被向西擠壓,如此地質運動讓土耳其有兩大斷層易產生地震,包括長1,488公里的北安納托利亞斷層,以及近500公里長的東安納托利亞斷層。

  震源淺靠近民居釀成重災

  土耳其許多規模較大的地震都是發生在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因位置靠近人口稠密的大城伊斯坦布爾,也較受關注。但希克斯表示,這次強震是沿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區侵襲,自1900年地震監測網絡建立以來,當地還沒有出現過規模7級以上的地震。多年來東斷層沒有發生大地震,加上阿拉伯板塊向北移,表明這個地區累積了很多壓力和能量。

  阿塔威指出,今次地震傷亡慘重是多重原因所致,包括規模大、震源淺層且靠近民眾聚居地。強震深度僅約18公里,地震波很快就到達地面造成更劇烈搖晃,且發生逾百次餘震,阿塔威說,外界目光易受主震吸引,但餘震破壞力也不容小覷。英國地質調查局榮譽研究員穆森則稱,今次地震在當地時間凌晨發生,代表房屋倒塌時,有很多在睡夢中的居民被困,他又指災區的建築物結構脆弱,「並不適合用於容易發生大地震的地區。」

  建築物脆弱如鬆餅式倒塌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學家塞古表示,這場重創土耳其的地震屬於「陸上地震」,「非常強烈的地震通常發生在水下」,但這場地震發生在土耳其「人口稠密地區」、進一步造成嚴重傷亡。美國地質調查局結構工程師賈斯瓦爾則指出,「受影響地區也同時是脆弱建築物的所在地」,他補充說,土耳其南部地區仍有許多老舊高層建築物。

  研究人員稱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周遭的快速建設,加上多年戰爭,也是使建築物變得脆弱的原因。官方報告表示地震後有數千幢建築物倒塌,賈斯瓦爾提到其中包括大量的「鬆餅式倒塌」,即建築物的上層直接倒塌、落到下層,代表「建築物無法吸收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