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將引入軌道交通 建公鐵複合口岸
港人周先生在聽聞皇崗口岸即將恢復旅檢通道後很高興,但他更期待重建後的皇崗口岸。據周先生反映,以前走皇崗口岸比較麻煩,因為香港關口和內地關口離得很遠,過了香港關口後要坐5分鐘的車才能到內地關口。「將來重建後像深圳灣那樣『一地兩檢』,很方便。」
新聯檢大樓主體工程料今年底完成
按照規劃,預計在2023年底皇崗口岸新聯檢大樓主體工程完成,新口岸定位為「一地兩檢」的純旅檢口岸。據悉,在建的新皇崗口岸有望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簡單的理解就是只過一次關口即可。目前深港雙方正積極協商實施該新型通關模式,簡化通關手續。
據了解,新皇崗口岸佔地約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出深圳其他6個口岸規模總和。新口岸出入境大廳和客車查驗場地實行分層立體布置,地上擬建5層、地下擬建4層,
建成後的皇崗口岸將釋放土地約50萬平方米,用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區域開發,與香港的河套A區共同發展,為深港科技合作發展提供支撐。
相比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皇崗口岸最大的硬傷就是缺少鐵路接駁。不過,按照規劃,新皇崗口岸將引入城際軌道、城市軌道和港方軌道等多條軌道交通,建設公鐵複合口岸,實現灣區內部和跨境高效互通。
周邊將引進3條城軌兩條地鐵
新口岸周邊將引進3條城軌和兩條地鐵,分別為現有的地鐵7號線、規劃的20號線、深廣中軸城際線、穗莞深城際線以及建議的香港北環線支線。連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寶安國際機場等地區,為兩地及國際人才的流動提供了便利。
未來,皇崗口岸將取消貨檢功能,深圳北環大道、皇崗路等路段的交通擁堵將大大緩解,皇崗口岸大堵車、貨櫃車深夜鳴笛等情況將成歷史。◆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