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尷尬的拼音\蓬 山
不知何時,內地一些地方掀起了英語標識改拼音的風潮。春節路過車站和機場時,特意留意了一下。有的車站出口、入口,原來的英文標識「EXIT」「ENTRANCE」,改成了漢字拼音的「CHUKOU」「RUKOU」。地鐵換乘機場方向的「TO AIRPORT」,也成了「JICHANG」。
輿論分成截然對立的雙方。一種認為,這是對國際化的倒退;另一種卻是極力叫好,甚至上升到獨立、自信、平等的地步,將反對聲音斥為「賣國賊」。
姑且拋開觀點,只談實用性。本來外國人看到「EXIT」「AIRPORT」,就可很清楚地自主行動,如今卻不得不打聽詢問,白白浪費了人力時間。萬一發生緊急狀況,本可按「EXIT」提示快速逃生,而今卻徒增貽誤、擁堵風險。其次,拼音給誰看的呢?中小學生都可以識別的漢字,何必畫蛇添足?可能只有低齡幼童對拼音還有些興趣。但這個群體,基本上是由成年人帶領外出,有幾個需靠拼音行動呢?也就是說,拼音淪為毫無用處的擺設。
語言只是一種溝通工具。英語仍是最常用的國際語言,這毋庸置疑。況且肉眼可見,在很多地方,歐美、日韓、東南亞,漢字標識越來越多,以吸引中國遊客。硬要「被迫害妄想症」,將英語上升到文化滲透,為了一種盲目虛無的「自信」,將外國人士「勸退」,受損的只是中國人自己。實際上,為英語改拼音叫好的,大都從來沒有出國。越閉塞,越固化信息繭房和孤島。
再者,漢語拼音用的也是拉丁字母,難道也棄之不用,只用ㄑ、ㄙ、ㄨ等注音符號?只怕一些心潮澎湃的「愛國者」,又會不假思索,誤以為這是日語假名,給扣上「漢奸」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