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逆市加倉 滬指1月升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兔年第二個交易日,A股大盤縮量回調,滬深三大指數收綠,但外資依然逆市加倉,當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逾百億元(人民幣,下同)。整個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近1,413億元,創單月淨流入歷史新高;A股走勢亦不負眾望,1月滬綜指累計上行5.39%,深成指累升8.94%,創業板指月漲9.97%。

  昨日截至收市,滬綜指報3,255點,跌13點或0.42%;深成指報12,001點,跌96點或0.8%;創業板指報2,580點,跌33點或1.26%。兩市共成交9,002億元,較周一收窄約15%。因北交所做市交易上線在即,北證50指數收漲5.8%,個股全線走高。

  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創新高

  盤面上,教育、風電設備、電池等板塊持續走強,整體升幅均逾2%。韓媒報道稱韓國三大動力電池生產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今年的在手訂單將超過1,000萬億韓圜(約合5.5萬億元人民幣),料上述三家動力電池巨頭今年的營業利潤合計有望超過5萬億韓圜,A股電池板塊也多股暴漲。旅遊酒店、航空機場板塊繼續下行,前者跌超過2%;釀酒、醫療等亦位居跌幅榜前列。

  北向資金逆市淨流入101億元,月內第五次淨買入額超百億元,為歷史首次,同時也是連續15個交易日淨買入。Wind數據顯示,1月北向資金累計加倉達1,412.9億元,單月淨買入額創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新高。

  興業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張啟堯分析,1月以來,內地政策寬鬆持續加碼、疫情高峰回落、居民生活逐步正常化,加上外資大幅流入,成為近期市場的重要驅動。有三個因素令其對後市保持樂觀:春節假期各項數據恢復良好、政策寬鬆加速落地,將提振市場對疫後復甦的信心;近期海外風險偏好持續修復,料外資流入大概率將延續;隨着市場回暖,內資機構也有望提供增量,與外資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