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鞏固香港獨特優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隨着香港快速復常,正部署在海外及內地全方位宣傳活動,吸引旅客重返香港,而他本周六(4日)將帶領政商界人士到中東訪問,說好香港故事,吸引當地企業來港投資。本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 特區政府同世界各地開展坦誠深入的交流合作,是本港鞏固獨特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應有之義,有利本港開拓中東、「一帶一路」的新發展空間,增強國際社會對本港信心,令本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凸顯,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疫情進入新階段,本港與內地、海外穩步有序復常通關,本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必然是聚焦發展經濟。香港一直在國家對外交流合作中扮演不可替代的橋樑角色,向世界全方位推廣本港,展示本港活起來、動起來的吸引力,是本港加快經濟重振、增強競爭優勢的必要舉措。較早前,本港成功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亞洲金融論壇,並舉辦一系列國際大型盛事,涵蓋金融商貿、創新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競技、美酒佳餚,彰顯本港仍是國際金融、商貿、會議、旅遊發展的首選之地。

  要增強本港競爭優勢,除了把海外投資、遊客引進來,香港還需主動走出去,在國際上拓展空間。李家超即將率團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多名司局長同行,還有來自商界、專業界、金融服務界、創新科技界等不同界別的代表,為本港爭取龐大商機。李家超昨日表示:「訪問中東是對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阿拉伯政策的強化,當時他發表了關於如何利用『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演講,以便我們能夠幫助相關國家利用我們可以提供的好機會,同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發展我們的經濟,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學者劉兆佳教授早前撰文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沙特阿拉伯和中東與北非地區國家的外交活動,其實為香港日後開拓與那些國家的關係製造了難得的機遇。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戰略角度來加快推進香港與中東和北非地區各國的經貿合作和社會文化交流,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法律仲裁中心、航運中心、高端服務中心和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橋樑的作用,為香港往後的發展增加動力和協助國家強化與阿拉伯國家的聯繫,也讓香港得以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上能夠為國家作出更新和更大的貢獻。

  受疫情影響,本港與國際社會正常交流受到嚴重阻礙,長達3年。這段時間,恰恰是本港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國際社會未必充分掌握本港撥亂反正的真實情況,可能存在認識偏差,尤其是少數西方國家操控輿論,刻意詆毀本港,難免動搖部分海外投資者對本港的信心 。特區政府主動走出去,說好香港故事,澄清真相,重塑香港法治穩定、創業創富的國際形象,有利消除海外投資者對本港的誤解和憂慮,增強投資信心。

  說好香港故事,還要讓國際社會看到,全球發展的最大機遇在中國,本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了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的匯合點與共振力。中央完全支持本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本港聯繫國內國際雙向橋樑的作用只會增強、不會減弱。包括中東等在內的國際社會,與本港開展能源、投資、科技、文化全方位密切合作,必將能共享中國機遇,開創合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