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字水】人花互憐賞月色 邀約相見擇黃昏

◆ 朱淑真跟當時的詞人一樣,喜歡詠梅。 資料圖片
◆ 朱淑真跟當時的詞人一樣,喜歡詠梅。 資料圖片

  有首宋詞《生查子·元夕》,大家都耳熟能詳,全文是: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其中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兩句,經常有人引用,尤其在情侶間流傳。不過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就有商榷了。世傳是歐陽修所作,但有人就說是女詞人朱淑真所寫。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經常與自號易安居士的李清照相提並論。對於《生查子》這詞,作者究竟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一直都存有爭議。詞的含義淺白易懂,寫的就是一個少女與情人的約會,按那時的說法,無疑就是邀人幽會之詞,要比李清照被後人指責:「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來得更為嚴重。所以明代的楊慎在《詞品》裏一本正經地斥責朱淑真為「不貞」。

  《四庫全書》將她定為「浙中海寧人」,另有一說是浙江錢塘人。她本生於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惜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鬱早逝。又傳她因言論十分「前衛」,引人非議。所以她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幸虧有位名叫魏仲恭的忠實「粉絲」,將其作品收集整理。

  南宋淳熙九年,魏仲恭將朱淑真的殘存作品輯錄出版,並為之作序。序文開頭說:「比在武陵,見旅邸中好事者往往傳頌朱淑真詞,每加聽之,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所能及?未嘗不一唱而三嘆也!」屬很高評價。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可算是劫後餘篇。

  朱淑真跟當時的詞人一樣,喜歡詠梅,她就有一篇《菩薩蠻·詠梅》,十分有名,全文是:

  濕雲不渡溪橋冷。蛾寒初破東風影。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欄杆,夜深花正寒。

  全篇不長,文字也很顯淺,但營造的氣氛就十分凝重。這裏先為梅花作出刻畫,一個典型冰冷濕凍的環境。連雲也是「濕」的,更透一股寒意。一彎新月破雲而出,夾隨東風,格外顯得春寒料峭。

  跟着下片這兩句「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人與花互相憐憫,梅花成了有機的主體。朱淑真這句是擬人句,跟李清照的「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比喻句相比,似乎層次又高了些。不過,陪着伊人倚欄賞月色的,唯有一枝梅,和它帶來的幽香。

  既說過朱淑真這位幽棲居士,與易安居士李清照相提並論,不妨也看看李清照一首詠梅的作品。李清照有首《孤雁兒》,其序為:「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原文是:

  藤牀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她的序文就是說,宋人喜歡作詠梅之詞,但並不是容易作的。有些只是說些無聊話,又或說不出所以然,甚至下筆便俗。她也試作一首,果然自己也覺得不容易寫得好,前人之言不虛。

  或許這是她自謙之辭,這首《孤雁兒》的上下片均有令人傳頌的佳句。要知李清照的人生,要比朱淑真好很多、幸福很多。李清照有比朱淑真較為幸福的婚姻,她和夫婿趙明誠情投意合,大家都對金石學有股熱愛,成就了一段「金石良緣」。只不過當趙明誠去世了,李清照才生活坎坷,甚至被騙再婚。

  而朱淑真婚後就不滿丈夫的才學不能跟自己相稱,心靈無法溝通。婚後不久,她便因失望而發出了很多抱怨,說出「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她最終跟丈夫離異,另覓愛人。不過她也是因與情人分手而「悒悒抱恨而終」。有傳她是投水自盡,死於湖中,屍骨都不能安葬。

  朱淑真有很多詠梅之作,大抵她覺得自己的命運和梅花一樣。梅花算是百花之中,一年最先開的花。「一樹獨先天下春」,它是卓爾不群。它的花不大、色不艷、味不濃,卻能傲立於霜雪中。那些《暗香》、《疏影》(姜白石詞) ,和《卜算子·詠梅》之:「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詞)都極讚梅花之堅貞不屈。這位可憐的女詞人,只有幽幽的梅香,伴着她走完這一生。

  ◆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