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停紓困消費減 礙經濟復甦

  高通脹吞噬民眾積蓄 衰退可能性達61%

  美國在2020年下半年起,為幫助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及提振經濟,推出連串刺激經濟及紓困措施,但隨着紓困措施終止,民眾的儲蓄亦逐漸耗盡,近期消費開支明顯大幅減少。據《華爾街日報》指出,消費者支出屬於美國經濟的「引擎」,在支出開始停滯不前下,美經濟增長猶如失去動力,打擊復甦進度。

  報道稱,美國在過去4個月中,有3個月的零售購買量下降。經調整通脹後,去年12月份在服務方面的支出(包括租金和大部分賬單)僅持平,為近一年來最差。 由於按揭貸款利率上升,去年美國二手樓銷量降至2014年以來最低水平。汽車業也迎來十多年來最差的年度銷售。

  大企業裁員帶來隱憂

  這與2020年下半年相比明顯有很大分別,當時美國民眾大舉消費,使經濟擺脫低迷,避免出現長期衰退。在政府刺激措施、儲蓄充裕和借貸成本低的幫助下,民眾即使面對通脹上升仍繼續消費。然而現時協助維持高消費的力量正在消退,去年12月美國人每月儲蓄佔收入僅3.4%,按年下降逾一半。隨着利率繼續上升,消費者也明顯減少借貸消費。

  由於消費支出佔整體經濟比重高達70%。經濟學家預計在開支收縮下,美國未來12個月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達61%,認為除非支出模式能穩定下來,美國才可能避免衰退。

  Nationwide首席經濟學家博斯蒂安奇則指出,就業市場強勁是支撐消費的重要因素,雖然美國失業率處於半世紀以來最低水平,但不少大企業包括亞馬遜、高盛和微軟等均紛紛裁員,帶來重大隱憂。

  明尼蘇達州一家工業製造商的32歲客戶經理德隆坦言,最近的裁員潮讓他感到擔憂。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他的積蓄增加至3,700美元(約2.9萬港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政府的刺激經濟措施,但現時儲蓄已幾乎花光,原因是他不得不動用自己的積蓄,來支付不斷上漲的食品雜貨、電費等賬單和汽車保險費,「我現時必須考慮到裁員的可能性,若我不再有收入,那不知怎麼辦?」

  股巿大跌打擊消費意慾

  事實上,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出現疲軟跡象,例如僱主紛紛解僱臨時工,失業人士需更長時間才能找到新工作。同時根據勞工部的數據,每周工作時數已連續兩個月下降,導致工人所得工資減少。

  過去一年股市大跌也打擊民眾消費意慾,亞利桑那州的57歲居民勞爾說,股市下跌使她的資產減少近40%,她及其家人不得不動用積蓄來支付基本支出,因此推遲其他開支,例如購買新車等,也避免購買較昂貴的食物,「我要更謹慎地花錢,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感覺自己變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