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解碼/港股處價值窪地 看好消費地產\楊曉琴
恒指從去年10月31日跌穿13年以來的低位,創下14597點的低位之後,受內地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等利好提振,以昨日恒指收報22566點計,自去年11月起,一口氣反彈了54%有餘,可謂是一個深V走勢,是否預示着今年的港股也能取得勝利呢?
我們從基本面、資金面、估值這三個角度來考量。由於其獨特的金融地位,港股市場基本面與內地息息相關,資金面又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緊密相依,所以去年內地經濟下行、美聯儲加速加息的環境下,港股可謂雙重夾擊,跌跌不休。來到2023年,內地疫情防控政策已有重大轉變,重啟經濟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內地多個省市將今年GDP增速目標定在5%至6.5%,對比去年GDP增速只有3%,今年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是毋庸置疑。資金面來說,根據最新點陣圖,美聯儲將利率終點定在5.1厘的水平,而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僅有兩次加息,分別為0.25厘。加息周期臨近尾聲,港股資金面得到改善。從估值的角度來說,港股雖然從低位反彈幅度很大,但估值依然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墊底,恒指PE約7.8倍,對比標普500的PE約19.4倍,滬深300的PE為15.2倍,恒指估值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屬於絕對的價值窪地。
雖然港股今年我們看得樂觀,也不意味着盲買都能賺錢。今年港股投資,我們認為最繞不開的行業一定是消費,一方面是消費去年受內地疫情影響,經營倍受干擾,業績大受打擊,中國重新開放後,消費可謂困境反轉,尤其是餐飲、旅遊、休閒娛樂等板塊;其次消費今年一定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已顯疲態,料對GDP形成拖累,消費和投資會是拉動GDP的主力。除了消費,地產也很可能是表現超預期的一個板塊,地產行業去年可謂經歷了黑暗時刻,中央已經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托底,穩經濟和促消費離不開穩地產,地產復甦程度可以說決定了消費復甦程度。我們預計地產相關的刺激政策還會陸續有來,那麼和地產相關的消費如家電、家居就會起來。除了消費和地產,TMT(數字新媒體)和醫療保健都是困境反轉的典型行業,而美聯儲加息臨近尾聲,利率將開始下行的預期對於科技、創新藥這類成長股的估值也是利好。所以今年的投資,我們建議投資者不妨多關注以上四個行業──消費、地產、TMT和醫療保健。藉此新春之際,也祝各位投資者兔年大吉,身體健康,投資理財收穫滿滿。
(作者為招商永隆銀行證券分析師、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