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凍雞腳藏毒2.6億元 海關追查拘3男

◆海關在30箱冷凍雞腳紙箱中,每箱檢獲10磚懷疑可卡因毒品。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海關在30箱冷凍雞腳紙箱中,每箱檢獲10磚懷疑可卡因毒品。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海關上月底在葵涌海關大樓驗貨場,檢查由巴西海運抵港的冷藏雞腳,在其中30箱雞腳內查獲共重約300公斤、市值約2.6億元可卡因,屬近十年最大宗海路販毒案,揭發販毒集團冒用本港食品公司充當收貨人,並用假文件和盜用他人身份向食環署申請入口許可證,藉此隱藏真正身份,以逃避海關的抽查。海關由上月底至前日,共拘捕3名男子,包括貨車司機、收貨人及該入口許可證申請人。

  海關昨日公布案情指,該40呎冷凍貨櫃的巴西寄貨人報稱地址是住宅,並不尋常,加上南美洲地區是毒品來源地,因此引起關員懷疑。2022年12月22日,關員在葵涌海關檢驗大樓檢查該個貨櫃,貨櫃內裝有1,800箱冷凍雞腳,將全部貨物卸下檢查後,發現其中30箱急凍雞腳,與其他雞腳的包裝及牌子都不同。

  X光檢查發現,紙箱下方有不尋常的長方形物體,關員遂開箱檢查,揭每箱內均有10磚用多層膠料包裝的白色粉末,海關使用拉曼光譜分析儀及快速毒品測試部分樣本,發現對可卡因呈陽性反應,於是當場拘捕一名代表貨主見證驗貨的67歲男司機,經調查後將他釋放。

  在驗貨3周後,該批貨物一直沒有人收貨;海關相信毒販已知悉貨物被扣查,遂根據貨物文件調查,發現毒販冒認一間本地食品公司作收貨人,又利用虛假商業登記文件,盜用第三者身份向食物環境衞生署登記為合資格食物進口商,再申請該批急凍雞腳入口許可證。

  海關於18日在青衣拘捕一名72歲收貨公司男負責人;同日在九龍城拘捕一名38歲懷疑申請該批貨物入口許可證的男子,他報稱私人司機,兩人現獲保釋候查。

  海關提醒貨物進出口商、倉務出租經營者或貨物儲存的公司提高警覺,慎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收到有關來歷不明的貨物查詢、發現有貨物貯存超過一段合理時間而無人提貨,或發現有貨物寄存者於提取小量貨物後便失去聯絡,請向海關舉報。根據《危險藥物條例》,販運危險藥物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0萬元及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