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閒置隔離設施解屋荒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隨着防疫措施放寬,市民生活漸復常,社區隔離設施使用率減少,本港目前僅餘兩個社區隔離設施運作。本月初本港與內地通關,當局也曾擔心確診人數會增加,隔離設施或需重投服務,但通關一星期後本地確診人數不升反跌,可見隔離設施並沒有重啟需要。社會上最近有建議當局考慮將隔離設施改建為青年宿舍或簡約公屋,不失為一個簡單快捷的可行方案。

  因疫情而興建的隔離設施,是現成建築物,有基本水電裝置,只需略為改裝或修改間隔,就可以很快捷地另作用途。本港正鬧「房屋荒」,把這些現成的設施改為簡約公屋,既節省時間,亦比當局早前透露需花費68萬元才建造一個簡約公屋單位,實在化算得多了。以啟德隔離設施為例,該隔離設施共有四層,提供2,700個單位,可容納5,000人,位於市區地段,方便居民通勤。

  其實,不同地段的隔離設施可以滿足不同市民的需要。除了簡約公屋外,當局原計劃大搞的青年宿舍,亦可大派用場。特首於2022年施政報告曾提出會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目標是在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今年1月6日當局宣布,「青年宿舍計劃」下的「將酒店和旅館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的資助計劃」開始接受申請。

  將酒店和旅館轉作青年宿舍這個構思可行,但疫情已減退社會復常,預期旅客將會增加,估計酒店參加計劃的誘因減少,倒不如先考慮善用上述閒置的社區隔離設施。當局應多條腿走路,如果直接清拆隔離設施,倒不如加少少錢就可以成為青年宿舍,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