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招才】四大加內地生學費 無損港校魅力

新學年八大內地本科生學費學額一覽
新學年八大內地本科生學費學額一覽

◆圖為港大去年10月29日開放日盛況。 資料圖片
◆圖為港大去年10月29日開放日盛況。 資料圖片

  議員:多可獲獎學金 倡安排港企實習增留港發展動力

  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兩地人員往來漸回復昔日般頻繁,當前香港正致力「搶人才」,各所大學吸納內地尖子學生尤其受關注。香港八所資助大學的最新資料顯示,在2023/24新學年四所大學將會調高內地生本科生學費,包括香港大學將加費至每年18.2萬元,為各大學中最高,香港科技大學則增至每年15.5萬元,加幅逾一成,另香港城市大學及嶺南大學學費亦各增3.6%。有教育界人士指,面對通脹港校調升非本地生學費可以理解,但亦需要增加支援配套,除獎學金外,亦可就住宿和生活開支作出補貼,並更積極安排他們到本地公司實習,以吸引和鼓勵內地人才來港升學及發展,未來留港定居作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香港各大學2023/24年招生工作正陸續開展,其中在本科生層面,八大資助課程設有兩成的非本地生上限,校方亦會收取較港生高的學費應付開支。

  港大科大加費「萬萬聲」

  據八大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指,多所大學都會在新學年調升內地生及其他海外學生學費,其中港大將增加1.1萬元至18.2萬元,加幅6.4%,費用繼續冠絕各校,科大則加費10.7%至15.5萬元,而城大及嶺大則同樣增加5千元至14.5萬元,其餘四校則維持不變(見表)。

  港大回覆表示,今次調整主要是參考了通脹幅度,而在調整過程中也考慮到學生負擔能力。科大指自2016/17學年至今未有調整學費,來年會因應通脹及物價持續上升等因素上調;除內地生外,該校又提到,隨着疫情減退社會復常,近月於世界各地包括哈薩克斯坦、印度、馬來西亞、韓國等舉辦線下實體招生講座,並推出針對不同國家的獎學金,以吸引優秀國際生入讀。

  城大則表示,考慮到近年物價升幅,因此將內地本科生學費輕微上調,調整後與其他大學大致相若。

  各校均設生活津貼助內地生

  各大學亦分別提到,會向在內地高考、本科學業及全國性和國際性比賽等領域表現卓越的內地生,頒發全額、定額、全免學費和半免學費等不同類型及額度的獎學金和生活津貼,作為支持及鼓勵。

  至於內地生學額方面,大多數大學均與今學年相若,惟香港浸會大學預計新學年招收約130名至150名內地高考生,較本學年取錄數字略少,浸大指實際錄取人數會因考生整體水平而有差異。

  立法會議員、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大學因通脹加學費可以理解,而相比下很多外國大學學費仍比香港高,加上來港升讀本科課程的內地生均為尖子,大多可獲獎學金,相信加費不會影響他們來港意慾。他強調,香港的大學教育水平高,既獲國家承認且具國際水準,加上近年中美摩擦增加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難度,對於想外出學習的內地生而言,香港有很大吸引力。他建議本港大學可考慮增加獎學金,並盡量安排內地生在本地公司實習,以鼓勵他們留港發展,「我們需要這樣做,畢竟推創科做研究都要人才。」

  教界倡增補貼 勿讓人才外流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在特區政府明確以吸引人才為長遠發展目標的大前提下,大學貿然增加內地生學費給人的印象「有點不智」。他表示,香港教育水準高,加上兩地歷史和血緣關係緊密相連,對內地生來說是「易相處,好商量」,如果有人因學費或經濟因素而不選擇來港升學會很可惜。

  他提到,雖然去年多所資助大學都面臨虧損,但大學自身累積不少儲備,應該「把錢用回學生身上」,除可考慮於收費方面更具吸引力,及增加獎學金外,也應對有需要的內地生提供住宿及生活開支補貼,以消除他們憂慮,「不要讓他們流向外國」,藉此為香港吸引和培養各類人才,將來對香港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