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驅動 禁令被轟「愚蠢」

  美國不少州份頒布TikTok禁令的理由是有「數據外洩風險」,然而在多數大學生眼中,特定應用程式存在「安全風險」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亞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學生亨特就直言,她與身邊朋友根本不擔心要上傳個人資料,「這又不是只有TikTok如此要求,所有社媒都會收集我們的數據。」

  亨特強調,她和朋友們的看法一致,「大家都覺得這個(TikTok)禁令很愚蠢,也沒有什麼根據。」同校學生安珀斯也稱,學生們上周照樣可以用校園Wi-Fi打開TikTok瀏覽最新影片,只是看不到評論。切換為使用個人數據網絡後,TikTok上的內容一切如常,「上周的體育課上,有老師問到我們關於禁令的問題,大家的反應都是『我們才不在乎,需要時照樣會用』。」

  《紐約時報》形容,美國政客絞盡腦汁堅稱使用TikTok風險極高,有可能將敏感資訊「外洩給中國作為宣傳工具」。然而學生們普遍重視應用程式的實用性,足以說明在所謂「國安議題」上,學生們與政客如同處在平行世界。倡導數據私隱和言論自由的非牟利組織「電子疆域基金會」法律顧問奧普薩爾也直言,大學針對TikTok的禁令似乎是出於政治驅動,「最後只是留下一些象徵性的措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