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無處不在的人格



  《無處不在的人格》

  作者:弗朗索瓦·勒洛爾、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譯者:歐瑜

  出版: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現代社會存在着大量、甚至比之前世代更多的心理和精神問題嗎?人類的心理,是否有足夠的韌力和彈性,在心理和精神問題未被「發現」前自然調節起來?這些問題,我們大概可以留給那些永遠爭拗不斷的專家;大部分人較關心的,是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搞」的人。

  《如何應對麻煩的人格障礙患者》,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人格》這部新翻譯成中文的法文書 「Comment gerer les Personalites Difficiles」 的標題直譯。原作早於1996年出版,是法國的暢銷書。快三十年前的著作,到現竟還不失參考價值。全書除帶理論性的序言、末章《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和結論(三者無可避免都帶有年代性;有些三十年前的「理論趨勢」現在已成主流)外,每章覆蓋的人格障礙,至今仍然「流行」。書中討論了什麼是人格障礙?書末的一個案例說明了大概;情景是一位治療師遲到,各種人格障礙者可能會產生以下的認知:

  在介紹每種人格障礙時,作者當然有列出該障礙特點的清單(讓讀者自我檢測有否患上該障礙!)但他們也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包括患者與患者親屬和同事等親身感受來具體說明,亦指出電影或文學作品人物可能患有的問題(如福爾摩斯「或許具有某些強迫型人格者的特徵」,而唐老鴨和米奇老鼠則分別屬於A型和B型人格)。全書不見討論每種障礙的病理分析以及歷史演變的學究文字(連「A型人格」為何如此命名也隻字不提),但如原標題所述,到處都是應對方法。不幸遇上帶有被動攻擊型人格、處處跟你悶聲作對的下屬嗎?你也許可以學習一下這番話(第278頁):

  「幾個星期以來,您的工作態度給我造成了難題,比方說……(描述明確的行為)。我感覺您不願意接受某些我指派給您的工作任務(表達您的觀點)。我曾讓你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您並沒有這麼做(描述某個明確的行為)。我明白,您可能覺得去做一件不總是有趣的工作沒那麼容易,或許您甚至會認為這件工作無法體現出您的價值(共情的表達)。但我要提醒您,這裏有這裏的規矩,您拿這份工資就是為了做好我所期待的工作(提醒遊戲規則)。這個規制並不好玩,您可以認為自己應該承擔更有意思的工作(共情的表達),這完全有可能。或許您甚至會認為我不夠資格當您的頂頭上司,我並不介意您這麼想(共情的表達)。但如果您想繼續跟我一起工作,您最好接受這個規則(提醒遊戲規則)。那麼好吧,這是接下來幾周我要求您去完成的工作……」

  全書實用的取向,也在這句讓人發笑的建議表露無遺:「如果依賴型人格者是您的上司:成為他(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並要求加薪」。有些分析和建議,卻嚴肅得很,如抑鬱型人格者不會尋求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的原因,以及不應該跟抑鬱型人格者說要振作和跟他們講道理。希望你能通過作者趣味盎然的文字,對「生活中遇到的無法迴避的人格障礙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文:李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