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客聚:都是哪些國家奪冠?

  潘國森

  中國男足長期缺席世界盃決賽周,有球迷促狹地自問自答:「中國在哪一組?」(32隊分成8組每組4隊爭取出線16強。)對曰:「在施工組!」雖然男足表現欠佳,中國仍是體育運動強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所有運動項目都穩佔世界前列。

  近年中國內地有「網紅」發明了一個新名詞叫「恨國黨」,意指那些整日惡意詆毀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傢伙。這些人每天用中國語言罵中國,吃中國菜還流着遺傳自父母那中國人的血,實在不知道該不該把「恨國黨」當為正常的中國人看待。國足踢不出好成績,「恨國黨」就藉機會來否定中國現行的政經制度、社會風俗和生活習慣……等等等等。

  其實,贏過世界盃的都是哪些國家呢?

  「世界冠軍俱樂部」現有8家成員。南美有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歐洲則是意大利、德國(包括前西德)、英格蘭、法國和西班牙。因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英國有4個參賽名額,即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冠軍是「英格蘭」而不是「英國」(這裏說的是「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因為此國向來由英格蘭主導,中國人仍然沿用舊習稱之為「英國」)。

  南美足球三強都是歐洲殖民者粗暴侵略這片新大陸、殘酷摧傷原有文明之後,先淪為殖民地,然後艱辛立國。巴西曾受葡萄牙殖民統治;阿烏兩國則被西班牙人蹂躪。歐洲五強當中,英(姑且以英格蘭代表「聯合王國」)、德、法、意都屬「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簡稱G7),其他美國、加拿大和日本三國都不是足球強國。「恨國黨」會不會認為這4家世界盃冠軍都是歐洲發達國家,都是什麼「民主大國」?不過南美三強的政治制度也是近似「三權分立」。當然,能不能拿得世界盃,與政治是否清明穩定、經濟是否發達進步,人民是否安居樂業,都完全不沾邊!烏拉圭向來是小國,巴西和阿根廷空有豐富資源,政治長期沒上軌道。有阿根廷人甚至說,倒不如請球王美斯來當總統算了!而今天的西班牙也不是政經強國呀!

  若問歐洲足球五強有什麼共通點,那就剛好與南美三強相反!那邊都曾受過殖民者剝削的受害人,這邊卻清一色有過黑暗而醜惡殖民罪孽的加害者!

  西班牙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才是第二個。倒是法國到了今天仍有「日不落國」的架勢,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仍有不少島嶼由過去法國殖民地,變為「法國海外屬地」(Overseas France)。德國和意大利的殖民歷史較短,畢竟兩國在十九世紀才完成統一運動。這兩強趕不上什麼「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譯「大航海時代」),只能到非洲搶掠,美洲早給人家搶個精光了。如此看來,葡萄牙和尼德蘭(荷蘭Holland已不存在,該國官方已正名為Netherland)這兩個曾是殖民強國的歐洲小國都未贏過世界盃,還算很不爭氣呢!

  殖民與被殖民,與世界盃冠軍扯不上關係,只是剛好分成兩組,隔在大西洋遙遙相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