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科短片助港生珍惜水資源


教育局上載滬江小學實踐經驗短片 讓同工參考借鏡
為協助教育界更好地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教育局近日於「教育局教育多媒體」網頁上載了滬江小學的國安教育實踐經驗短片,供同工參考和借鏡。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在Facebook專頁介紹,該校在四年級以「水資源」為主題,進行跨課程學習,貫穿了多個學科,例如在常識科認識東江水供應、數學科進行家居用水觀察、參觀水務署水知園教育中心等,透過「課堂學習」、「實踐體驗」和「學習氛圍」三種策略,帶出維護資源安全的重要,讓學生懂得珍惜資源,身體力行維護水資源,從中建立國家觀念,提升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鼓勵學校在課堂內外採取不同策略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國家觀念、國民身份認同、國家安全意識和對國家的責任感。局方未來會繼續與學校緊密合作,分享更多學校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實踐經驗,以期國家安全教育植根校園,歡迎巿民到「教育局教育多媒體」網頁,觀看相關的介紹短片(https://emm.edcity.hk/media/1_mcklescq)。
有份分享教育實踐經驗的滬江小學副校長林淑操介紹了該校國安教育的整體課程規劃。其中,在四年級推展跨課程學習課題「水資源」,就貫穿常識、中文、電腦、圖書、數學等學科,通過一系列學習活動,多重進路,自然聯繫,有機結合,加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讓他們明白有責任保護、珍惜國家資源。
「其中在中文科,學生會閱讀書本《不盡長江滾滾來》,讓學生知道長江是母親河;常識科則讓學生知道東江水的供應,當中小朋友特別深刻的一點,是兩年前東江曾經大旱,但中央政府對香港不離不棄,繼續供應清潔食水給香港。」林淑操介紹。
常識科習東江水 電腦科VR遊長江
在數學科會教同學自製量杯,在家進行家居用水考察,從而了解「打開水龍頭有乾淨水」是得來不易,體會食水的珍貴;電腦科會透過虛擬實境(VR)裝置,帶同學到長江遊覽,了解長江三峽水利工程的浩瀚偉大。
該校還安排了學生擔任「水資源大使」,透過校園電視台廣播介紹水資源安全,以及家居慳水小貼士,又設一系列展板活動,幫助同學貫穿課堂所學,加強校園學習氣氛。
短片中,不少學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感受,有同學表示會節約用水,例如縮短洗澡時間、改用流水量較少的花灑、在水龍頭裝節水器等,也有學生對國家表示感激,建議大家應主動保護水資源,勿讓它們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