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積壓7.9萬伙 去貨或需五年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去年樓市氣氛欠佳,新盤去貨緩慢,有統計指積壓達7.9萬伙,仲量聯行昨指出按現時銷售進度,市場或需要約五年半才消化。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相信,今個農曆新年後推出的新盤數量將會激增,市場將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供應。貨尾量上升將加劇競爭,發展商難免要增加折讓幅度以促銷單位。
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未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單位達5.3萬伙,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但未售出單位1萬伙,另加上1.6萬伙貨尾,即合計可提供單位達7.9萬伙。仲量聯行指出,按過去三年每年平均14,568伙一手住宅銷售宗數計算,市場可能需要約五年半來消化目前已落成和建築中的未售出單位。
潛在買家多抱觀望態度
仲量聯行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志輝表示,大多數潛在買家仍抱觀望態度,並很可能在經濟復甦初期對置業保持猶豫。儘管家庭收入中位數的改善和樓價下跌抵消了部分按揭利率上升的影響,負擔能力比率(假定每月按揭還款額/月收入中位數)在去年9月份仍處於68.6%的高位,明顯高於去年1月的59.7%。
中小型樓價今年料跌10%
此外,低迷的經濟和疲弱的股市將繼續打擊潛在買家的置業意慾和信心。儘管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後的人才流入會帶來住屋需求,但黃志輝認為,短期而言,南向資金流動可能會持續受到管控。在現行辣招下,住宅市場的供需平衡仍遙不可及。預期中小型住宅價格於今年將下跌約10%。
受惠通關 看好零售物業
相對於住宅而言,世邦魏理仕則看好零售物業的市道。該行指出,經過過去幾年疫情造成的打擊後,香港在2023年將重啟復甦之路,即使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及加息陰霾的影響下,內地與香港兩地由今年1月起逐步恢復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會為營商環境注入強心針,當中以零售物業具有上行潛力,尤其是以遊客為主導的零售商,預計街舖租金今年將增長5%至10%。
主要地區寫字樓租金續降
另該行又預測,由於全球經濟不穩及高融資成本,跨國公司將繼續對擴張計劃的成本開支保持審慎的態度,加上寫字樓空置率上升,預計今年主要地區的寫字樓租金將進一步下降5%。至於工廈,復常通關將帶動跨境貿易需求,儘管有利香港的貿易和物流業,但最近的租金增長為租金負擔能力帶來壓力,料今年倉庫租金將基本持平。